川久保玲(Rei Kawakubo) 的Career path有點像徐小鳳——如果你知道小鳳姐在70 年代的地位,就是從海城唱到啟德遊樂場,幾乎就是跟劉鳳屏、舒雅頌、鍾珍妮、鍾安妮這些跑場歌星「同呢」。但後來她漸漸聲望日隆,最終成為金針獎得主和紅館紀錄保持者,大抵是因為有一點態度上的分別罷?大家今天熟悉的玲姐,想起的都是 Comme des Garçons 那些裝置藝術時裝,但其實在整個1970 年代,她完全並不是那一回事的。
雖然Instagram 的發明令人追逐數字遊戲,但也有一點好處。近年一眾懷舊IG 帳戶,為時裝考古愛好人士如我,提供了不少寶貴資料,譬如 @cdgarchive 就讓我們窺看那個升上神台、成為「玲姐」、「前巴黎」時期的解構大師。
在該IG 中過千的貼文中,不難發現神話化前的川久保女士不但會咧嘴笑、會紮馬尾、會電長曲髮(有張相簡真的同時代的徐小鳳!)、會著牛仔褲、會在完騷時謝幕、甚至1971 年在原宿開第一間店時,那時CdG 賣的衣服簡直像……靚少少的b+ab !
根據《日本紳士錄》(ニッポン若者紳士 )記載,從應慶文學及哲學系(主修美學)畢業後,在1965-67 年間在旭化成工業(紡織品)廣告部工作,辭職成為自由造型師,收集時尚資訊並研究潮流。當時川久保覺得現存的衣服都不時尚,找不到合適的款式,於是轉型設計師。在1969 年,她開設了自家品牌Comme des Garçons。這家小公司(尚未正式成立時)的工作室位於赤坂中央大廈一樓——但大部份中英文文獻中,我們對川久保玲的認識都是從1980年到巴黎後的風光史,對之前一無所知。
看看@cdgarchive 裏舊剪報的同期設計師:與玲姐一同到大陸考察trip 的稻葉賀恵成了OL 服名牌,君島一郎是老土套裝的代名詞、鳥居ユキ出的是彷巴黎貴婦裝、我們比較熟知的有三宅一生、高田賢三、森英惠、山本寬齋,還有山本耀司。當然,讀過那期《System》Yohji 專訪的人都知到,Yohji 是到了巴黎才知道,同居多年的玲在同一條街的酒店辦時裝展。男女之間的事塘邊鶴毋庸置喙,但想必是川久保看到了一些明白了一些,知道必須孤身走我路,才能滿足自我、才會走到在MET 開個人展覽的一天(除了YSL 她在第二個在世設計師得到這個榮譽)。
她(和Yohji)如何創出「廣島時尚」和變成「畫一個圓圈」回答記者問題的日式禪形象的故事,大家都很清楚,在此不贅了。儘管看得出年近80 的她很攰,火氣卻沒有減弱,在最近的日本雜誌訪問,金句仍然不斷,摘錄如下:
「目前看來,『有點與眾不同』並沒有什麼價值。」
「這個時代的人們想要自然、舒適、時尚的穿着,這樣就好了。如果人們不敢穿上不好穿的衣服,我的生意就會不好 [ 笑]。」
「只因為穿的衣服對自然沒有負面影響就感到滿意的心態有問題。」
「廣告在雜誌佔據的部分開始變得越來越大,成了驅動力。那基本上就是這種趨勢的背景。在雜誌上報導這種主題會不會讓您很為難?我覺得到目前為止我說的話都很不得體 [ 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