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袋名牌加價潮持續,根據《Business of Fashion》報導,11月Chanel 在歐美地區加價、漲幅為9%-15%。而Hermès 和Bottega Veneta則早於本年初加價,Hermès 的加幅為5%左右,Bottega Veneta則在3%至10%之間。 Louis Vuitton和Celine將分別於1月7日和1月11日加價,Chanel 的Classic Flap和19手袋的售價也將於1月中旬上調,一年之間升價近30%。「早買早享受」是否成為金科玉律,買名牌手袋是否好過投資股票?
我們都明白,加價根本上是奢侈品的遊戲機制重要一環,但自疫情發生以來,奢侈品加價愈發頻密,身為消費者的大家又有何感受?筆者很記得中學時代看中一個Louis Vuitton 化妝袋,想買來作筆袋。在看中到走進店舖的一星期間,從$1,400加到$1,550,第一次感受名牌加價機制的威攝力,上網查看這款Toiletery Pouch 19價格如今已是$3,850,16年間翻了2.75倍,「跑贏大市」。
最近一年,在疫情嚴重的消費環境下,最hardcore 和當時得令的奢侈品牌和不但沒有減價,反而數度靜靜地加價。原因是當全球大城市封城和無法旅行的環境下,中國提早「回復常態」後出現報復性消費,中國人佔全球奢侈品消費額從2019年的38%至39%急增到80%。加價再密再貴,奢侈品專門店前依然排起了長隊,於是品牌變得更為進取。Chanel 的長青熱賣款,過去一年加幅高達35%,一般打工仔固然追不到此種「通貨膨脹」。
當然有人會說,奢侈品不是必需品,加價與人無關。但同時名牌手袋的確是都市女性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環。高級時裝對穿著者的身形、氣質要求較高,一般人不想費心思駕馭和配襯,但一個手袋誰也能感染品牌時尚的vibe(氛圍),而且可以日日用用個夠本。
筆者有女友人表示,曾經因為男友未有送贈答應了的手袋而要考慮分手,而自己儲錢購買都希望得到一個dream bag,可見手袋在大眾女性心目中,確有神聖地位。因此,以往的「靜靜雞加少少」不但沒有令人退卻,更令「早買早享受」變成金科玉律。既然不用擔心會減價和買貴咗,加價因而不會令消費者太過反感。
甚至,有人認為買手袋的升幅有可能好過投資股票。但是其實手袋很易折舊,轉手價很視乎款式和材質,不夠稀有根本難有升值潛力,所以很多人並不會選擇出售他們的手袋,但是已經購買的消費者發現產品加價後,往往會認為自己有幸運之感,以及他們的消費決定得到了市場的肯定。這種心理滿足感,令他們對奢侈品牌手袋變得更忠誠。
2020年,香港人每月入息中位數是1,9000元,而一個中碼 Chanel 小羊皮Classic Bag的價錢為52,800。假設一位30歲OL月入約2.5K,也需要2個月以上薪金才能負擔。而原來望著50,000以下價位儲錢的消費者,會否因為加價到5萬以上而突破了她的心理關口而放棄?
有消費者認為,當Chanel 價格愈來愈貼近Hermès,可能會考慮購買後者,例如Hermes Lindy 也是大約5萬多這個價位。但Hermès貨品稀缺程度極高,難以在專門店直接買到,令這個選擇充滿不確定性。未來,有少部分人選擇先買中古貨品「上車」,或者間接令Dior、Celine等品牌三萬價位的款式接收這群顧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