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有時不只着眼於個人福祉,而是放眼可持續發展大方向。年輕畫家Mizuki Nishiyama西山瑞貴,與其他Z世代一樣,工作「錢」途屬其次,工作意義才要緊;這名師承神級學府Parsons School of Design的後起之秀,所作的每一幅畫,都在訴說着一個又一個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的小故事;透過抽象而大膽的筆觸,她一直引領着自己思考和經歷想去探索的事。這種新一代的思維模式、價值觀與能量,正有意無意地改變着這個世界的潮流,成為新的主導。
Mizuki生下來就與藝術和美學有不解之緣,在香港土生土長的母親、擁有日本血統的祖母和祖叔父,都是畫家,從事時裝工作的父親,是Flamenco結他高手,所以她自小就在濃厚的藝術氛圍下成長。
「媽媽擅長以油畫,刻畫中國及意大利的風景,她的畫風、所運用的顏色、畫面肌理,對我的作品風格都有很大影響。」
而祖母繪畫日本画(Nihonga)時那一絲不苟的態度,她說,作為一個藝術工作者,絕對值得借鏡。「祖母與我的個性完全相反,我是很即時性的,她卻是個充滿耐性、心思細膩的人,為了預備繪畫時所需的天然顏料,她可以花上一整天來處理。」
除受到家中兩代的藝術薰陶,日本江戶時期的藝術作品,尤其浮世繪(Ukiyo-e),對她的創作亦有不少影響。這種微妙的情意結,會不會與她的「江戶幕府」Blue Blood家族史,有一定關連?當事人認為,她的祖先在17世紀能為當時的文化、工藝、商賈以至社會開啟了一道繁盛之門,固然引以榮為,但運用了木刻印刷製成的浮世繪,不論是風格與技法,才令她最入神。
兩年前她在香港首次舉行個展《春畫》(Shunga)時,畫作的靈感就是來自浮世繪;憑藉無邊際的創意,她將這種日本傳統美學,與東西方藝術渾然一體,大膽的畫風不僅令人眼前一亮,作品對大自然、人文精神以及人性脆弱之刻畫,都使人再三回味,兩年前她在香港首次舉行個展《春畫》(Shunga)的畫作,就是最佳例子,其中有3幅作品,更特別為非牟利組織「微笑行動」(Operation Smile)籌款而畫,她希望,有唇顎裂問題的兒童,可早日免費得到接受手術的機會,改善人生。「透過創作為大家帶來轉變,就是我當藝術家的工作意義。」Mizuki稱。
「在我祖父母屋企,共有11個不同類型的廢物回收箱,他們會將各種要棄置的物品,悉心分類。」「我為人人」的精神,並延伸至可持續發展議題上,由於自幼受家人耳濡目染,Mizuki說:「其實很多事情都是基於一個『選擇』,而產生改變,就算這是個很微不足道的選擇,只要我們願意在日常生活中,邁出一小步,譬如重用膠袋、使用金屬吸管等,便可令世界的可持續發展步伐,推前一大步。」
早在Mizuki就讀高中的時候,便已證實,我們的一小步,對改善環境素質,可以是很重大的一步。
肺部一向比較敏感的Mizuki,因感覺到香港的空氣問題愈來愈嚴重,於是與多位朋友去信立法會,建議減少汽車引擎空轉時間,減低廢氣排放。當年這群年輕人並在學校附近,高舉橫額抗議,事件不只引起媒體關注,最終,駕駛人士不得讓車輛引擎空轉超過3分鐘,並成為法例。
「作為人類,我們只不過是地球上極為渺小的過客,所以我們有責任看顧好這個星球、它的資源,以及一切一切……如果能夠將大自然賦予我們的東西,好好珍惜,衍生下去,其實也是一種藝術,一種生之藝術。」
20出頭已那麼有見地,因為她一直都留意着政治、經濟、社會動態,加上懂6種語言,令她在了解不同地域的人和事時,亦較具優勢。
「廣東語、普通話、日語、英語、意大利語,我都會,因外婆緣故,我也聽得懂福建話,所以,大家休想在我背後講我壞話。」Mizuki笑稱。
但Polyglot之煉成,並不是天賦,她憶起,兒時口齒絕不伶俐,難以我口講我心,那時入學需要用英語面試,她完全辭不達意。「能掌握好語言的好處是,就算科技如何突飛猛進,社會怎樣變遷,你也可繼續跟這個世界聯繫起來。」Mizuki說:「語言能令我對一個人、一件事、一門藝術,有更深入的了解,它可以打破認識新事物的種種界限。沒有界限其實是一件挺有趣的事,雖然界限、規則有時會為我帶來安全感,但太注重規則的話,我會受不了。」
縱然不愛界限,但這位Gen Z表示,受到家庭的日本血統文化影響,她的家庭觀念很重。「所以我對母親在我18歲生日那年,送給我的鑽石首飾,特別珍而重之。」Mizuki說:「這對耳環她不時都會穿戴,這是一位她在意大利結識、從事鑽石生意的摯友,專程為她設計。對我來說,其珍貴之處,完全與經濟價值無關,而是一種承傳,以及家人送上的祝福,這就如日本人所稱的『Omamori』,即護身符一樣,會照顧和守護着我。」
所以每見到鑽石,尤其是可持續發展的天然鑽石,她便份外有感情。「天然鑽石是一份大自然的禮物,要經歷很長時間才能形成,當你拿在手中,會感覺到內裏有股很強大的力量,就如家庭那樣,在保護着你。」Mizuki說:「曾聽過不少人將鑽石形容為『女生的好朋友』,我卻認為它更似經常守護着我的家庭。」
Text By TUSI YI
Photography: KEN LE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