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曾經有一個古老傳説:「當你在世上遇到一個和自己長得一模一樣的人,便會招惹不幸。」未知傳説是否源於對雙生兒的恐懼,不過雙生兒的確是這世上的奇妙存在,兩個相似卻又相異的獨立個體,無論神情外貌或是舉手投足,都彷如世上的另一個我。BIKUTA MALAMIA主理人兼藝術家Peter Wu,從一對「雙生兒」的影子中得到領悟,發現原來每個人從出生一刻已注定是Twins,只不過是人們不自知?
BIKUTA MALAMIA近日舉辦個展 “Le monologue”,説來有趣,展覽取名為「獨白」,但展中作品卻多見「雙生兒」影子,展覽背後更隱藏深意。Peter Wu親自解畫,原來此「雙生兒」不同彼「雙生兒」,整個個展的故事還得從他家樓下的一對孖生姊妹説起。
「我家樓下每天都會出現一雙姊妹,我並不認識她們,在兩年多的時間裏,我不間斷地遇上她們。姊妹倆總是形影不離 ,手拖住手安靜地坐在樓下觀望街邊日常瑣碎事 。有一次我聽到她倆其中一個在哭,神情帶點無助,幾天後我又再遇見她們又如往常一樣,靜靜坐在路旁。」Peter説。
正是這雙獨立又互相依靠的姊妹讓Peter得到啟發,「她倆猶如外在和內心的那兩個『我』,是自己卻又不是自己。」其實我們每個人心裏都藏了一對雙生兒,Peter有感只有同時擁有「她們」,面對外在和內在的自我掙扎,才能真正與「我」展開最深層和赤裸的對話,找到與自己恆久、安然的共生平衡。因此他把個展命名為 “Le monologue”(獨白),以自己心中的「雙生兒」為出發點,在8幅作品之中,利用自畫像去演繹相似又相異的「我」,借這種親密的游離狀態,引領觀眾從肖像畫作與獨白短句中,重新認識自己。
有別於Peter Wu去年在太平山街的實體展,這次他把作品搬到網上虛擬空間Spatial 展出,選取虛擬平台作為展覽場地,並以NFT作為媒體,其實Peter不是為了回應藝術潮流,而是利用NFT的特點埋下創作意念及深意。
「每個 NFT(非同質化代幣) 都是別具一格的獨立單位,猶如每個存在於世界上的人一樣,獨特而不可被取替。希望大家置身於虛擬的場地,看著虛擬的作品,尋回真實的自己。」Peter Wu
筆者逛 “Le monologue”時,從輸入自己的名字,到成功進入虛擬空間Spatial看展,發現每個步驟甚至到作品的排列,都是Peter為觀眾埋下的伏筆,讓你我探索內心「觸不到的自己」。
「虛擬世界與真實世界的自己差別很大,所以當我打算做獨白主題,我就決定用虛擬形式呈現各種自己,包括真我、對外的我、內在的我、真實與虛擬的我,NFT正是一個最適合的渠道去表達。當你從Login進入展覽時,系統會要求你輸入名字,其實觀眾不一定要用真實的身份,想想在虛擬世界之中,連名字也可以是假的,人們又該如何去了解自己?我希望我的展覽能像一面鏡子,讓觀眾反思,在這面鏡子之中,他們能看到一個怎樣的自己。他們能看到一個怎樣的自己。」
説來有趣,筆者正如Peter預想,下意識地輸入一個假名字,成功進入後,操控著一個虛擬的「我」逛展,淡藍色的空間彷如我的大腦般,一步一步地自由探索不同面貌的肖像畫。有別於某些帶間格的虛擬空間,Peter故意挑選了一個零間格的場地,其實這同樣是他悄悄藏下的深意。
Peter説:「我曾考慮過選有牆有間格的空間,不過最後還是決定以作品去劃分空間,在虛擬展覽中,觀眾可以free flow地去看去探索,因為我想借作品提醒大家,應從不同的層面和角度去了解自己,又或者用不同的方法幫你定義你的本質和真實的自己,所以我不想為觀眾定下一個看展的順序,當中8幅作品的創作理念都是圍繞同一個中心思想,只是角度不同。」
其實從太平山街的「巨型打卡牆」,到今次的虛擬個展,筆者曾聽過不少人評價Peter Wu的畫風在香港市場實屬罕有,未知是否與他在法國留學的經驗有關,Peter笑言自己的畫風比較隨意,不過份注重和追求黃金比例,更帶點孩童的玩味感,但這種風格好像與法國傳統藝術大相逕庭?
「我覺得我的畫風的確受法國的留學經驗影響,因為我念的是非常傳統的art school,當時的教授會不斷追問我創作的原因,解釋為何要用這種那種的畫具,好似每個步驟都得經過計算,正是因為這樣,更讓我意識到我討厭每次創作就要問為什麼,所以後期我在創作時,我不會想仼何理論或用色,我反而更愛隨心創作。所以在我創立BIKUTA MALAMIA後,我脱離了傳純學院體制,以free flow形式創作。但當我完成作品後再次回望,我其實是知道自己在做甚麼的,彷彿就是內外在的我的溝通。」
法國的留學經驗,讓Peter經歷成長與迷失,透過獨處和創作,傾聽內心真誠的獨白,才讓他一步步更清楚自己是誰,所以他想借作品寄寓觀眾誠實面對自己,就能尋覓到躲在內心深處的另一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