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Art(人工智能藝術)大熱,上次說過基本玩法:日後你打上一句文字,等待幾分鐘,AI就會依你指示,繪畫出你想要的內容、角色和風格,如此這般,到底人類畫家會否被取代?AI的進步如此快速,而且連創作也做得到,人類還有甚麼工作會被取代?
兩星期多前,從事遊戲開發的Jason M.Allen以Midjourney做了一張圖晝,報名參加科多拉多州的Fine Art比賽,他參賽時見規矩沒有寫明不能用AI協助,又以”Jason M.Allen via Midjourney”名義參賽,但評判們可不知道Midjourney是甚麼,畢竟它太新了,結果由他贏得比賽及獎金$300美金,也不知道他用了人工智能。事件因為Allen在Twitter寫上過程,迅速在網上發酵,惹來不少專業的插畫師不滿,他們說投訴Allen及主辦方,但Allen不理,他說:「藝術已死,人工智能贏了,我不會道歉。」
事後一些網上美術作品社群平台,例如Inkblot Art已公布了不再歡迎AI Art作品,但還有好些同類平台,例如DeviantArt還沒有跟進這規則。科羅拉多州的美術比賽接受訪問時說,人工智能只是工具,藝術家利用了這工具,可以做出好作品,也可做出壞作品,因此他們還沒有決定,要排除人工智能在使用之外。
畫家們因為認為Jason M.Allen在比賽作弊,繼而投訴,但如果人人平等,都可以使用(或不能使用),他們的反應又是如何?專業畫家都抗拒AI嗎?顯然不是,在社交媒體上,很多專業插畫家,已利用了AI來幫助自己。
一個以數碼方式創作畫作的畫家Fabio Catapano接受訪問就表示,人工智能帶來的震撼,像攝影術剛出現時一樣。這要講一講藝術史,十九世紀末攝影出現之前,繪畫一大功能,就是紀錄,因此主流追求畫技都是要有寫實畫功的。但攝影一出現,一批以馬奈(Manet)為首的畫家舉辦畫展,畫風看來隨隨便便,他們筆下繪畫對象的輪廓變得模糊,當時被諷刺為只繪畫個印象,後來他們以此貶義詞自稱「印象派(Impressionism)」,為畫壇投下了震撼彈,現代藝術出現了。攝影沒有消滅繪畫,反而解放了繪畫。
一位名叫Mario Klingemann的著名插畫工作者,早已學習Machine Learning等技術,他就更表示不覺得自己的工作被威脅,他說:「現在我們被這些庸俗但吸引大眾的作品所震撼,但這是階段性的,只要觀眾一習慣,人們又會追求真正出色的作品。」他的意思是,AI作品太多人能做了,把門檻降低,整體水平提高了,客戶還是要最好,別樹一格的作品。
當然,人工智能每天都在進步,它帶來的問題,可不是三言兩語就可樂觀面對的,例如以下這位著名畫家的遭遇。
波蘭畫家Greg Rutkowski以著名的幻想、古典風格,畫出如夢似幻的一幅幅風景,由於他的風格太突出,因此當AI Art大流行,他成了網友合成時寫Prompt的一大關鍵詞,例如只要你鍵入:「Wizard with sword and a glowing orb of magic fire fights a fierce dragon Greg Rutkowski“(巫師手上拿著劍,及一個發光的魔術球,正在與一條龍作戰, Greg Rutkowski),電腦就會創作出一幅幅與他風格一致,真假難辨的畫作,這已經侵害到他的利益,及關乎版權問題了。
跟據數據網站Lexica顯示,米開朗基羅、畢卡索、達文西的名字在Stable Diffusion被應用了2,000次,但Rutkowski的名字竟被應用了93,000次!可見他多受歡迎。「再這樣下去一年,也許在網上尋找我的名字,已找不到真正屬於我的作品了。」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