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地亞藝術對話】即使在21世紀的今天,女性在社會上或在職場上依然受到不少因性別帶來的挑戰,女性藝術家、創業家及電影工作者等,皆各有不同體會與意見。卡地亞向來積極推進性別平等,早前便藉舉辦以「女性:超越定義」為主題的「卡地亞藝術對話」,深入探討此課題,並請來多位極具號召力的嘉賓,包括京劇演員王珮瑜、TATE Dining Room總廚兼創辦人劉韻棋(Vicky)及導演許鞍華等,吸引了大批不同界別人士進場參與。
女性對社會對文化等的發展影響深遠,第三屆「卡地亞藝術對話」特別以「女性:超越定義」為主題,早前於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完滿舉行。多位本地和國際傑出藝術家、文化領袖及專家出席互相進行交流,共同探討女性在藝術、電影和創業等領域如何突破傳統框框,發揮無限創造力。
卡地亞全球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思禮樂(Cyrille Vigneron)在致歡迎辭時表示:「女性企業家在社會上面對很多困難,為她們提供更多支持是理所當然的。在性別差異得以消除之前,我們必須不遺餘力推進性別平等工作。在解決這些問題的同時,與女性藝術家和企業家對話交流,讓我們上了關於促進發展、培養耐心和決心的寶貴課堂,有助我們思考如何推進實現性別平等。」
活動共分為3場對話環節,第一場對話「藝術中的女性身體」,由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副館長(研究策展及節目)王伊悠博士主持,請來AWARE(Archives of Women Artists, Research and Exhibitions)聯合創辦人暨研究總監Camille Morineau、京劇演員王珮瑜、香港芭蕾舞團藝術總監衛承天及M+博物館視覺藝術策展人姚嘉善,一同探討女性藝術家在藝術和表演領域所面對的挑戰與所作出的貢獻。
著名上海京劇演員王佩瑜,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一位受國家專門培育的女老生,在她的演員生涯中就有這樣的體會︰「我這個身份叫不少人嘩然,嘩聲背後的意思是他們沒想過一個女性演員可以演一個男性角色,背後表達了他們對女性演員能否在京劇演好男性角色的一種懷疑……不知道在座的朋友有沒有一種感覺,就是假設天賦與水平差不多,名聲也差不多,但是如果你是一個女生的話,你可能要比業內的男性要優秀得多,才會被發現和認同,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感受,但我是有的。」
第二場對話命題為「女性創作者、女性創業家」,5位嘉賓分別是Studio Ella創辦人Ella Bridgland、大鍵琴演奏家及指揮Emmanuelle Haïm、Matri-Archi(tecture)創辦人Khensani Jurczok de Klerk、2023年度「卡地亞女性創業家獎」獲獎者兼Neurum Health總裁藍楚筠及TATE Dining Room總廚兼創辦人劉韻棋,分享在個人發展和專業道路上,如何克服挑戰、實現創意理念。
TATE Dining Room總廚兼創辦人劉韻棋表示:「身為女性創作者和創業家,我們可以發揮自身獨特優勢,打破障礙,以自己的方式重新定義成功。透過分享我們的故事、經歷以及挑戰,希望能夠激勵新一代的女性創作者和企業領袖,賦予他們更多勇氣和韌性,大膽追夢。」
女性的形象在不同文化之下總被賦予一個既定原型或印象,而電影往往將之鞏固或顛覆,並影響到女性形象如何在社會中呈現。因此在第三場題為「電影中的女性:超越刻板形象和角色原型之外」的對話中,大會就邀請了導演許鞍華、模特兒兼導演陳碧舸、編劇、電影製作人兼導演白海,以及卡地亞歷史及文化承傳總監Michel Aliaga到場,分享各自對電影中女性角色的感受,並討論近期給他們留下深刻印象的女性形象,且反思女性導演所能夠發揮的作用。
身兼導演、監製、編劇的許鞍華有這樣的分享:「身為電影製作人,我的信條是認真為觀眾呈現真實故事,不提倡任何求真以外的信仰體系或世界觀。在塑造真實女性形象的過程中,我從自己對女性經歷的理解和認知汲取靈感。我的作品不會只呈現賢良淑德的傳統女性角色,因為我相信電影製作人和藝術家的職責是去探索人類各方面的體驗。社會發展程度越高,就越能接受具多面體的複雜角色。我們身處的世界充滿各種無法用規章制度簡單歸類的現象。電影為我們提供了獨特的機會,在不需下判斷的情況下,交流這些錯綜複雜的問題。這是電影作品的真正力量所在。」
有興趣觀看重播的朋友,可點擊此連結。
是次「卡地亞藝術對話」於「百樣玲瓏 ──卡地亞與女性」展覽期間舉行,該展覽由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策劃主辦,並獲卡地亞支持,是首個以女性在卡地亞發展史上的獨特地位與影響為主題的大型展覽,展出約300件19世紀至今的卡地亞珠寶、鐘錶、珍寶及文獻,展覽期由即日起至8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