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最高法院日前終結近50年對女性墮胎權的保障,裁定當地女性日後墮胎即屬違法,正式重啟「全面墮胎禁令」。判決出爐後當地各地示威不斷,事件亦引起全球對「墮胎權」這個自古以來爭議性的法律保障有更多反思。許多中外電影也曾就這議題作出探討,在了解是次美國憲法風波的同時,與大家推介幾套相關電影,或許能讓你對這議題有更深入、開放的反思空間。
1969年,德州一名未婚兼失業的婦人Jane Roe(筆名)因意外懷孕而想要墮胎,但由於得州法律規定,因強姦受孕者才允許墮胎,她的朋友建議Jane Roe謊稱自己遭強姦,但最後她因無法提供警方證明是因姦成孕,遭診所和醫院拒絶為她進行墮胎手術。Jane Roe於是向聯邦法院起訴當地地方檢察官,並指控德州的墮胎法違憲。美國最高法院在1973年通過判決,認為德州法律違憲,侵犯女性的個人隱私權,裁定女性的墮胎權應受憲法保護。
這宗「羅伊訴韋德案」(Roe v. Wade)可算是美國歷史上最具爭議性的判決之一,近半世紀以來當地多個州份也不時就墮胎權是否違憲爭議聲不斷,由保守派控制的州份在是次最高法院的裁決前,亦多次以立法行動來削弱墮胎權,一派人認為未出生的胎兒(unborn child)亦應受法律保障,另一派則認為此舉會剝奪遭到強姦或亂倫而懷孕的女性權利,是民主自由的大倒退。
這次「墮胎權之戰」在美國國內仍在發酵,或許我們能從幾部有關墮胎爭議的電影中,得到一點啟示和反思空間。
電影改編自法國當代知名女作家Annie Ernaux的自傳《記憶無非徹底看透的一切》,背景定在墮胎仍未合法的1960年代法國。一位年輕少女因一夜情意外懷孕,由於她不希望因懷孕放棄追求學業、及辜負工人階層父母對她寄予的厚望,不斷尋找墮胎途徑,最終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後決定鋌而走險,伴隨著對牢獄之苦的恐懼下,尋求墮胎合法化。
《Happening》在上映後獲得一致好評,把女主角在懷孕時面對的焦慮、女性的社會壓力、來自外界的羞辱、以及身體的痛楚,闡述出女性在封閉社會上遭受的壓力,影射到現實社會當中,這種對現實的投射使電影在2021年威尼斯影展,獲得最高榮譽的「金獅獎」。
《從不/很少/有時/總是》(Never Rarely Sometimes Always)是一部寫實地呈現出美國少女在面對墮胎時煎熬的英美合作電影。劇情講述未成年少女Autumn在獨自面臨懷孕時,因當地法例列明18歲以下墮胎,需有父母同意,而面臨的種種困難,在表姐Skylar的陪伴下Autumn輾轉流連到紐約,踏上墮胎旅程,過程中深受著世界對她們的欺壓:異性的騷擾、為了籌錢的無奈、醫院門外高喊「扼殺生命」的抗議聲音、在墮胎諮詢時還要接受一系列揭開傷疤的問題:「是否曾被強迫進行性行為?」、「是否曾被性伴侶毆打、威脅?」,並只能以Never / Rarely/ Sometimes /Always 這類死板答案作回應,使頑強少女的內心終遭崩解。
「無論你的決定是什麼都沒關係,只要那是你自己做的決定就可以了。」(Whatever your decision is is totally fine, as long as it’s yours.)
揪心的劇情與寫實的呈現,使電影獲得2020年柏林影展評審團大獎,女主角Sidney Flanigan一鳴驚人的大銀幕出道作表現,也使她橫掃多個影展的「最佳女演員」,讓觀眾在演員眉間淺淺的皺摺裡,感受到震撼人心的痛苦。
《Unplanned》是一套站在旁觀者角度,看待「女性墮胎」的美國電影,劇情改編自美國最大墮胎服務組織「計劃生育聯合會(Planned Parenthood)」最年輕總監Abby Johnson的真人真事,是一部標榜著「反墮胎」為主題的電影。
Abby Johnson是「計劃生育聯合會(Planned Parenthood)」診所主任,在8年的工作間曾經手超過2.2萬宗墮胎事件,可算是以前線身份支持女性墮胎自主選擇的活躍份子,並為無數美國婦女提供生育諮詢。一次的手術中,Abby在超聲波屏幕裡目睹胎兒對抗墮胎醫療工具、爭扎求全的一幕,使她內心深受衝擊,認為這是營利的手段,於是在道德感譴責下毅然辭職,成為反墮胎人士,勢要捍衛未出生嬰兒的權益。
電影上畫後,錄得638萬美元的票房紀錄、成為Amazon銷量排行榜第一位,同時亦引來社會極大迴響。由於電影被評為「限制級」(R-rated),被保守派領袖、學者和演員公開讉責,認為是受人為審查,是打壓言論自由的表現,亦為現實中保守派申請覆核墮胎權留下了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