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珠寶鑽石是女生的好朋友,然而7、80年代,並不是很多人都能負擔得起鑽石。當時香港珠寶行業曾興起批花工藝,透過師傅的巧手為金屬飾物和嫁妝刻上精美的花紋,讓更多女孩子能一圓「鑽石夢」。批花師傅吳賦猛12歲那年開始跟隨伍天德師傅學藝,一做就是50多年。他的故事,不僅是手藝的傳承,更是一個時代的見證。
吳師傅從事批花工藝至今50多年,回想起自己入行的時候,當時正值批花行業最興旺的年代。
「80年代的首飾沒有那麼名貴,批花讓本來單調的飾物生息不少,當時需求非常大,很多工友跟我一起趕工才能應付訂單。」
批花行業曾流行「批假石」技術,師傅利用雕刻刀在金屬表面切割,模仿鑽石的切割面和鑲嵌鏟釘,讓素面飾物煥然一新。「後來香港做的首飾很成熟,引入了很多貴價鑽石、飾物,而且經濟發達,賺到錢就能買有鑽石的首飾,批花工藝漸漸式微。」
傳統批花的圖案有唐草紋、梅林菊竹、滾珠邊等,訪問當天吳師傅即席示範了幾個不同圖案。師傅紮穩馬步、手拿着鎚子敲打雕刻刀,過程中會不時調整身體的角度,動作一氣呵成、收放自如,如同耍太極般剛柔並濟,不消三兩下功夫就完成了雕刻。
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鎚子可謂批花師傅的命根。原來吳師傅當天使用的鎚子只是他批花生涯以來第4把鎚子。經過長年累月的使用,手柄部分已經出現磨損,上一把鎚子更是被用到斷開兩截。
近年珠寶打印技術日趨成熟,不少工序也可以利用雷射切割和雕刻機完成。2012年,吳師傅與兒子Jan開設品牌Graver HK,探索傳統批花手工藝在現今社會的發展空間,有些戒指的造型結合3D打印技術製作而成,但仍然堅持全手批花紋。
雖然快將踏入古稀之年,但與時並進的吳師傅笑言自己平常會在Instagram上尋找設計靈感,希望將傳統手藝注入現代美學。在飄雅活藝的撮合下,吳師傅與「炳記銅器」陸氏兄弟合作創作了名為「四季」的批花銅煲,要在不熟悉的材質上完成如此大面積的批花,對吳師傅而言也是一大挑戰,飄雅活藝創意總監Penelope Luk也非常欣賞吳師傅願意接受新事物。
吳師傅坦言當初學習批花工藝是為了謀生,如今過了半個世紀,這門手藝早已變成自己的興趣。
「以往全盛時期只顧趕工起貨,現在我更希望慢工出細貨,有時候不滿意甚至寧願重做。」
除了專注設計創新的批花飾物,吳師傅近年也會舉辦工作坊和示範,讓更多人了解逐漸失傳的香港傳統手藝。「我希望將批花工藝傳承下去,讓大眾知道香港的首飾和批花工藝也可以做到很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