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的hype對我早已沒有作用,受騙太多次,人就會認出網騙。但《從前的我們》已經超越「網絡發燒」,而是世界性大流行了。到今日,有地位的歐美媒體橫掃地都對影片給予高度肯定。A24 Films創造口碑和佳作的能力,又一次得到認證,“it has been compared to the movies of Richard Linklater, Noah Baumbach and Greta Gerwig”,這絕對是something。
簡直有年度盛事的姿態。
現實令人失望,人才會覬覦沒有發生的「如果」。
沒有發生的愛情,錯過動用的勇氣,放棄爭取的機會,一切機緣,你沒有捕捉,怯於行動,時機一過,往事就剩下what if。
《Before Sunrise》系列第一集,沒有想過自己會有第二、第三集,那些年,青春純情的Jesse及Celine,隨機在維也納遇上了,隨機率性地談人生、世界和愛情。
Jesse和Celine說到 “ You start to blame your husband. You start to think about all those guys you’ve met in your life and what might have happened if you’d picked up with one of them, right? Well, I’m one of those guys. That’s me y’know, so think of this as time travel, from then, to now, to find out what you’re missing out on”。
《從前的我們》,就是關於沒有發生的如果,忽然之間在網絡間又被捧成天下無敵好看電影一樣,當然「網絡和社交媒體你都好信?」只有一個朋友表示「套戲係嬲住離場」。
很多朋友問,有那麼好看嗎?
片中的Nora和海星,每12年又12年,才分離復相見,未嘗不像《Before Sunrise》系列的9年又9年。但結構佈局相似,水準深意和歎息,不可同日而語。
12歲時青梅竹馬,分離對主角女生頗見容易。沒太多依戀和思念可言。12年後網絡上相應重遇,是在人海中找過彼此,但有幾愛?只是一個偶然蟻咬的what if吧?夠思念徹骨,一張機票,飛咗見咗止咗思念之苦先啦。
長相思,摧心肝。如果摧足12年,個心都唔爛,都不需要相見,其實愛極有限。現代人有,一張機票,有幾難? Jesse和Celine,沒有彼此的聯絡,在沒有社交媒體的年代失聯,是無奈。
Nora和海星的人生最終沒有對方,沒有天意弄人,不是陰差陽錯,是彼此的選擇,大家都放手,從不越線牽手。充滿計算、軟弱和窩囊的選擇。有幾愛?
「我以為人在戀愛的時候是比在戰爭或革命的時候更素樸也更放肆的。」- 張愛玲
原來唔係。
這兩位的曖昧(你覺得稱得上愛情嗎拜托),停留在有感覺不升級的階段,無限FF在頂峰。曖昧得那麼理智、自保,比起戀愛中留一手、一隻腳還在門外的人,還要保持安全距離,於我是太無愛呻吟了。對不起,既不盪氣也不迴腸,無人風露立中霄,只聽見精密的小算盤啪啪作響,因為非常實際的考量,放棄追求心中感覺,對方是自己的棄權,遠多於思念,愛得深的話,不可能麼清醒,請問我要如何為你們肉緊和惋惜?
寫《Before Sunset》我提到,亞厘士多德說過「人世間最大的悲哀是:what if 和never more」,Jeese和Celine,揪心地不認不認最後還須愛,勇於拾起錯過了的What if,讓never變成more,是以動人。
從前和現在的這兩位我們,12年又12年,情感停留在「持形保態」,You Don’t Jump、 I don’t Jump,感動不了我。或者適合擁有同牌子計算機及怯懦的人吧。
愛情不是Window shopping,看見櫥窗精美不行動,要試身要了解要相處要努力的,要令對方變成自己身邊的,過後幻想猛J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