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從事藝術同時成功保持了心理健康的青山。
在構建這個欄目方向的時候,我腦海中時常浮現出「今日睇真啲」、「邪教大踢爆」的畫面,大概可能是某天我不小心吃了個誠實豆沙包,想把過去8年在行內的點滴(吐血)分享給大家,當藝術文化成為日常的時候,除了打卡之外,還能帶給我們些什麼?它的過去和未來還有什麼可能?
許多人喜歡藝術,但當走進美術館、畫廊、當代藝術展覽時,心裡仍然會感到不自在,撇除社交屬性,當有人開始跟你介紹:「這是一張某某大師的作品,在xx年創作,當時他正在處於人生xx階段⋯⋯」聽着震撼人心的創作故事,但在你眼前所呈現的,卻是一根貼在牆上的香蕉的時候,再看看作品介紹,裡面寫着「4分33秒」(由美國前衛作曲家約翰·凱奇創作的曲子,任何樂器或樂器組合皆可演奏。此曲最特別之處為演奏者從頭至尾都不需要演奏出一個音。)你不禁懷疑人生,到底藝術是什麽?
這個問題不單止是大眾,連藝術家也經常問自己:「到底藝術是什麼?」
如今我們處於一個「萬物皆可成藝術」的後歷史藝術時代,藝術的界綫變得模糊不清,現在的藝術家(甚至是普通人)只要夠大聲,金手一指說「這就是藝術!」,那就是藝術。曾經有則新聞,一名恐怖分子帶着手榴彈想炸毀一個教堂,後來失敗被補,他上庭的時候辯稱說這是一種行為藝術,結局當然沒人埋單。
如今要定義是否藝術,已經不是簡單地從藝術的形式、技巧和內容,更多的是社會、大眾、媒體甚至是環境等外在因素去定義。甚至連當策展人(Curator)已擁有跟藝術家一樣的法力,有本事把任何東西變成藝術,賦予其價值與地位時,藝術的評判標準就如同國王的新衣。
儘管如此,我還是用我膚淺庸俗的少少認知,總括了3點來幫你判斷這是藝術,還是垃圾。
純藝術(Fine Art)的奧義就等於解釋佛經裡的「空性」一樣,一旦硬要解釋說出口,就變味了。真正的藝術家都希望自己的作品不被世俗所定義,渴望追求自由和不斷的自我修正,作品一旦被定義,貼上某某標籤,或與某某風格掛鉤,就等於被下結論,淪為一件標籤產物。
當然,也有人是希望利用這些標籤去達到其他目的喲。
很多人認為藝術應該是帶來愉悅感,應該與美相關,但其實「美」這個詞,對藝術來說是危險的。
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有句說話,意思是「當你看到華麗的金畫框時,我們才看到美。」意思是,我們的所理解的「美」,其實是一種社會集體意識的產物,它是浮動而非恆常不變的,唐代以肥為美,如今個個白幼瘦。如果一件作品只能呈現視覺美,而沒有其他,那麽下場就是很快就會被人所遺忘,特別是AI時代,真正留下的,是能夠打動人心,有靈魂的東西,無論是人、事、物、或是過程。
跟炒股一樣,不多解釋,能懂都懂,不懂請付費給我讓你懂:)
聽完以上,你依然可以土豪地講句,自己喜歡就好,話知人點諗。不過,當你願意敞開固有觀念去看待藝術,同樣藝術也會賦予你更多難得饋贈。下期繼續,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