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外國經典電影來到華文世界,譯名可能都因為語言差異、文化、翻譯慣性,偶爾會出現令人咋舌的爆笑戲名,以下經典電影經翻譯後變得離奇搞笑,準備來笑翻吧!
冰島驚悚電影《 羊懼 》贏盡關注度,電影原名《 Lamb 》於2021坎城影展奪得「一種注目」單元原創獎,故事獲影迷讚賞。而電影台灣中文譯名《 羊懼 》卻惹起網民討論,指買戲飛時不知如何講「想睇《 羊懼 》!」同時引起網民二創 memes 字戲名如《 釣鯉 》、《 湊犀 》等,讓《 羊懼 》再次贏盡關注度。
在《 羊懼 》之前,去年《 疑‧媽 》( Run )講扭曲的母女親情,如譯名一樣,主角就是對女兒控制慾超強的多疑媽媽。譯名食字食到盡,根據這樣的邏輯,快將開拍的孤疑前傳,也可以叫《 孤‧媽 》。
跟《 羊懼 》一樣又是令人想起同一位置,皇上是古代君皇的稱呼,原本在皇城內唯一有「話兒」男人,變成無「話兒」,實在是搶眼球。譯名直接翻譯英文,同時忠實地反映故事劇情,還添了點引人瑕想的意識,相信皇上看到都無話可說。
美國處男系列電影本身就是IIB級,譯名以語帶相關的食字還是可以接受。誰不知突然來個孔雀開屏,搞不清楚還以為自己是在看國家地理的野生頻道。
基斯杜化路蘭創作的 inception 概念,實在考起了翻譯員,香港譯名《 潛行空間 》和內地譯名《 盜夢空間 》還是可以理解,但是《 全面啟動 》究竟是什麼概念?看畢全片也不知道啟動了什麼。
如此簡約的戲名要來個中譯,又是一大難題!看著中港台的譯名像是個進化過程。
「 一天 」>「 情約一天 」>「 真愛挑日子 」前者兩個都是直白而不失意境,最後那個怎麼好像有點嫌棄的意味?既然都是真愛,就不要左挑右挑。
這套經典電影譯名,可算是兩岸三地公認的皇者。海報有個男子對着強光暴雨怒吼的模樣,配上《 刺激1995 》這個名稱,確實是極度「九唔搭八」。當你細看英文名,更讓人覺得摸不着頭腦,連1995的字眼也沒有,但究竟為什麼會這樣翻譯?一查之下發現時來自電影上映前一年,上映過一套譯名為《 刺激 》( The Sting )的犯罪電影,由於《 刺激 》大賣,加上劇情和《 刺激 1995 》略有相似( 都是高智商復仇橋段),所以為了吸引觀眾再入場,《 刺激 1995 》就這樣誕生了!
香港譯《寶貝小豬嘜》的 《 我不笨,所以我又話要說》是一部1995年的澳大利亞影片,講述一頭夢想成為牧羊犬的小豬的故事。這種直白的譯名其實字面上意思是沒有什麼問題的,但香港也是相對較少,這種直接的句子式譯名,而且跟原先英文《babe》的譯名沒有什麼直接關聯,所以起初會讓人有些摸不着頭腦而感到有些搞笑!
這套電影當時因為是第一個黑人邦女郎而廣受討論,但是內地譯名同樣也是話題十足。「 擇日再戰」這句說話,常在謀戰電影說出,但是「擇日再死」好像不太吉利吧,007還有很多任務要做啊!
一般來說,除了香港譯《 壞蛋獎門人 》外,華文社會宣傳品大都是譯《 神偷奶爸 》,但這實際上是台灣譯名,大陸的官方譯名是《 卑鄙的我 》。若不是親眼看到這個電影光碟的封面,實在無法相信這是一個合家歡動畫的譯名。只能說這個壞蛋,實在太誠實了。
《The Day After Tomorrow》香港亦做《明日之後》是一套災難片,內地今次的譯名,不再是直譯,而是按着英文自面意思:「明日之後的一天」整合譯做「後天」,其實也不可以說是有錯,但基本上沒有出現過這樣的整合式譯法,令人忍不住爆笑!
是一系列關於賽車與犯罪事件美國動作片,主要以家人朋友之間的羈絆為主題。而常見的直譯方法,《 Fast & Furious 》譯作《 速度與激情 》,令人有些摸不着頭腦,因為粵語「繳情」較常形愛情相關的事,配上「速度」聽起來有些尷尬。
把 「 Beasts 」願意比較像是野獸,譯作 「 神奇動物」感覺變得有可愛了,未能傳遞到電影中那種奇幻魔法的感覺,電影是跟哈利波特同一個世界觀,由 JK.羅林創作的系列電影,簡單譯作《 神奇動物在哪裡 》讓人難免產生些疑惑和有種感覺更像是在同童書出現的名字。
其實就是我們為止熟悉的《 異形 》,用「 珍奇異獸 」這樣方式形容科幻恐怖的《異形》,好像有些過於文藝和中式,然後「 續集 」用「 風華再現 」形容,只能說感覺有些不搭調,比起恐怖的外星怪物電影,這個譯名更像關於中文文本看到的名字!
其實文化與語言不同,而存在譯名觀感上的差異是很正常的,我認為譯名優劣好壞見仁見智!不過一個合適的電影譯名是重要且不容易的,不然一不小心就會造成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