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香港必訪藝術展|雖然五月已經悄悄來到尾聲,但法國五月在六月也會繼續帶來一系列精彩文藝活動。另外,最近不少國際知名藝術家都陸續訪港舉辦個展,包括日本現代藝術家 JunOson、澳洲著名藝術家 Patricia Piccinini 與創作巨型橡皮鴨的荷蘭藝術家 Florentijn Hofman 等,帶來風格各異的作品,把握機會一睹這些大師的創作吧!
澳洲著名藝術家Patricia Piccinini首個香港個展帶來多件極度寫實主義和超現實風格的雕塑、攝影和電影作品。Patricia對科學進步感到希冀又焦慮,她希望透過似人非人的混種生物,帶出人類與自然的互相依存關係,也期盼人能對其他生物抱有愛、關懷與同理心。
「HOPE」有不少大型裝置,非常適合打卡。另外,大多數展覽的藝術品都只能遠觀,這次 Patricia 特別創作了可以觸摸的展品《祭品》,讓你感受一下這些怪誕生物的真實觸感!
閱讀更多:怪誕生物探討人與自然和諧共存|專訪 Patricia Piccinini
港產片與夜景一向是備受藝術家歡迎的創作元素。日本現代藝術家 JunOson 全新個人作品展《形形色色》將展出 15 幅以經典港產片和夜香港風貌為題材的畫作,表達對這城市的著迷和遐想。作品靈感來自《花樣年華》、《英雄本色》和《回魂夜》等多套為人熟識的港產片,讓你透過日本藝術家的視角重新認識這個國際大都會。
音樂家江逸天與舞蹈藝術家王榮祿和譚之卓合作,創作出一場當代音樂和舞蹈的對話,作品靈感來自法國作家 Guy de Maupassant 的短篇作品《Clair de Lune》。節目更邀請到法國五月藝術節大使林嘉欣,聲演她與江逸天合寫的劇本。作品以對話形式展開,透過專注與痴迷的角度去理解何謂美,並追尋純粹的愛與工藝的關係。
首位諾貝爾文學獎華人作家高行健今年一月獲頒「法國榮譽軍團勳章」後,首次舉辦個展「高行健:心象繪畫2023」。大部份展品為高行健過去兩年間的創作,題材以山水風景為主。
有別於一般的山水畫,他的作品並非以寫實和透視法描繪風景,而是追求濃淡墨色在宣紙上呈現的光影和氣蘊的變化。無論是霧色、月下或風中,都是一片朦朧的景象,構成了高行健的內心世界。這種內在的心靈景象可以是夢境或幻象,,與他的得獎小說《靈山》互相呼應,不受空間和時間的限制,並且引領觀者進入沉思冥想的境界。
巨型橡皮鴨時隔十年再度登陸香港,這次還會帶來同伴,兩隻 18 米高的黃鴨即日起將停泊在中西區海濱長廊(中環段)。橡皮鴨更會在 6 月 18 日父親節漫「游」維港,經銅鑼灣海面游過尖沙咀,途經星光大道及 K11 MUSEA 等地標!希望野生捕獲大黃鴨的話,千萬被錯過父親節的「出巡」!
這次《橡皮鴨二重暢》更實行「海陸空式」訪港,港九新界 18 個港鐵車站、電車,甚至是昂坪 360 纜車也會找到黃鴨的蹤影!官方也會推出 3.5 吋搪膠橡皮鴨公仔、擴香石、T恤等一系列紀念品 ,讓你把橡皮鴨帶回家!
早前「巴勃羅‧ 畢加索:玻璃畫像」免費預覽展出六幅畢加索的「gemmaux」玻璃畫像作品,正式展覽登陸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 1950年代中期,羅傑・馬萊伯・納瓦爾的工作室透過組合、層疊和黏貼彩色玻璃片,將畢加索的畫作轉化為玻璃畫,並配合光線的照射製作成燈箱。畢加索對「gemmail」玻璃畫工匠的精湛組裝及融合玻璃技法驚嘆不已,更稱頌這項技術為「一種新藝術的誕生」。展覽策展人 Laure Raibaut 分享說,畢加索在法國共創作約 35 件玻璃畫作品,這次共展出 23 件作品。錯過預覽的朋友,記得把握機會到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看看藝術大師的珍罕作品!
「手尋博物館」由三位八十後組成的本地創作團隊「大腦出租 Brainrental」打造 ,展示「手」在經歷數碼時代前後的演變。他們從動手實作的經驗中抽取手工製作的根本特質,包括自我面貌、人文精神的展現、講求直覺及與物料的互動等,再運用三維打印技術,創作出一系列藝術裝置、繪畫和拼貼雕塑。
美國藝術家 Daniel Brush 去年去世,是次展覽是他首個亞洲展覽。有別於過往海外的展覽,今次香港將展出 Daniel Brush 自 1970 年代至 2020 年代的珠寶、藝術品及雕塑,緊隨不同時代的創作旅程,以黃金到鋼鐵再到鋁為媒材,從早期以考古時期為靈感的黃金珠寶,到觸動身心的鋼製藝術品,再到閃爍迷人的鋁製胸針及珠子。Daniel 的作品絕對會打破你對珠寶的認知!
Daniel Brush啟迪之旅:金、鋁、鋼的創與造
日期:即日起至 10 月 2 日
地點:L‘ÉCOLE珠寶藝術學院(尖沙嘴梳士巴利道18號K11 MUSEA 5樓510A)
閱讀更多:已故美國當代藝術家Daniel Brush巧手將珠寶化作藝術
港產片是不少港人的成長回憶,八、九十年代更是香港歌影視娛樂文化的黃金時代。除了影視明星的魅力,幕後整個團隊功不可沒,尤其是美術及服裝造型指導。「無中生有」是「香港流行文化節2023」節目之一。
展覽透過一系列經典服飾造型、道具、場景設計、手稿圖、行業用具、影片及重構工作間等,帶你走入電影幕後世界,探視香港電影美術專業的發展過程。展品包括林青霞於《重慶森林》(1994)中的走私女郎造型、張曼玉於《英雄》(2002)中所穿的古裝,以及吳耀漢於《殭屍》(2013)中的殭屍造型及道具羅庚等。對香港影視文化感興趣的朋友,切勿錯過這次的展覽!
纖維藝術家劉棟自 1990 年代開始活躍於纖維藝術領域。他從未學過傳統拼布製作手法,受到美國攝影寫實藝術家 Chuck Close 的啟發,開始鑽研利用布料為創作媒介,以馬賽克拼貼方式發展出獨特的「自由拼貼」創作系列。他的作品多次在世界各地展覽,包括2022年的英國倫敦時尚和紡織博物館。原來一件約一平方米面積的作品,至少要用上4,000片以上的布料才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