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明一派日前完成《REPLAY 神經/意難平》演唱會 ,3晚的演出對香港觀眾和達明可謂感觸良多,尤其經歷了去年社會運動和疫情波動的日子。在敏感的氣氛下,能演唱這兩張在六四前後出版的專輯,萬人大合唱《愛在瘟疫蔓延時》和 《排名不分先後左右忠奸》,實在饒有深意。
黃耀明早前在一個訪問中提道:「希望大家想起達明一派,會記得我們是很屬於香港這個城市的樂隊。」的確是,香港出產過不少二人樂隊,但是讓人感覺很「香港」卻很少數,達明一派做到了,你還會想到那一隊?那一隊還沒有散掉?
成立於1985年,一開始時有5位成員,後來劉志遠(遠仔)和梁翹柏(亞柏)重組,這時期浮世繪最為人熟識,代表作有《愛花的少年》、《月滿繁星夜》和《憂傷的美有誰知》。
浮世繪當時的風格相當偏風,推出的作品幾乎不顧市場,腳步似是行快了十年,其中最革命性的舉動就是試用中文入詞(當年的地下樂隊多是玩Cover歌或是英文歌,抗拒中文歌詞)幸好,亞柏堅持創作中文歌,把前衛理念混進去歌詞中。雖然市場當時未有接受,卻是靜悄悄了拉近了中文歌詞和前衛搖滾距離。
曇花一現的Raidas原名應該是Raiders,在1986年參加亞太流行歌曲創作大賽香港區決賽時,大會寫錯成「Raidas」,還拿了亞軍,就將錯就錯成了Raidas。Raidas成軍只有短短三年,音樂風格與達明一派相似,都是走英倫電子風格,Raidas最為人熟識的作品有《吸煙的女人》、香港卡拉OK輝煌年代經典示愛歌《傾心》和 余春嬌翻唱的《傳說》。
一般人認識是兩位成員陳德彰與黃耀光,但其實還有所謂的「隱藏」成員,就是助理監製小光(即是蔣志光)和林夕。
在Raidas推出過21首作品,其中18首歌詞由林夕填詞。其中〈傳說〉一作,大玩中西合壁,將粵劇大老唐滌生的〈紫釵記〉和〈帝女花〉中典故,寫入的中樂混合電子編曲之中,造就了林夕日後成為出色填詞人!後來林夕的影響力也不用說,接下來的30年,夕爺撫慰了幾代人的心靈。
羅大佑與蔣志光其實不算是樂隊,只可以說是「皇后大道東」期間限定組合,但是數到有香港特色卻非此金曲莫屬。以香港知名街道皇后大道東為歌名,內裡歌詞唱出了當時香港人對1997來臨的不安與憂慮。
關於他們的組成,是因為羅大佑在香港創辦自家廠牌「音樂工廠」,卻因為缺乏歌手到處借人,剛巧相中了當時飛圖唱片的蔣志光。
羅大佑1986年寫成歌曲,一開始只有「皇后大道東」、「硬幣」這些字眼,未有填詞。羅大佑為了寫成此廣東歌,先後邀請了林振強和潘源良填詞,最後卻因黃霑的關係找上了林夕。作為第三版的詞人,林夕自言是用「小孩的眼光」來寫,並以「嬉笑怒罵的形式來表達」。
時間一跳就去了1996年,DRY由馮德倫(Stephen) 和雷頌德( Mark) 組成,二人都是外國讀書回流香港的天之驕子,兩人因朋友介紹認識,當時因為Mark想組樂隊要找結他手而找上Stephen,Dry只推出過3隻唱片,最後一隻還是結集前者的新曲加精選,然後在1999年,因為在音樂路上有很多分歧 ,加上Stephen表示「喜歡拍電影多過唱歌」而解散。
儘管DRY的壽命非常短暫,但他們純英倫搖滾的曲風,是香港樂壇中特別的存在,雷頌德的百變編曲由此開始。而創作的主題也與90年代初的樂隊有別,去掉了對社會的控訴,更集中在個人精神層面出發,歌詞描寫環繞現代人的都市生活,旅行、情愛和自我探索,道出了香港中產生活的情趣和世界觀。
Swing ( 前稱Snowman),Eric Kwok (郭偉亮)及Jerald (陳哲廬) 二人組成,在1997年成立,但卻是2000年代中才為人認識的特色組合。二人在外國長大,偏偏在香港這個「只有娛樂圈,沒有樂壇」的地方,創作香港未有過的音樂,用音樂起革命。
「我戇居地以為自己可以改變娛樂圈玩法。」Swing 2人均是音樂奇才,他們2人為其他歌手創作的作品,備受認同,像是Eric寫的《幸福摩天輪》、《夕陽無限好》,Jerald寫的《人車誌》也是成績彪炳。
然後呢?然後就是當Swing出歌時,繼續紅歌不紅人,《大大公司》、《帝國大廈》算是有人識,卻還是上不了一線,改變不了大潮流。而其中令二人最悲喜交集,Swing最紅的作品,是Jerald 認為最不Swing的《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