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傳統手工藝|由黃子華和許冠文主演的電影《破.地獄》好評如潮,當中原生家庭和生離死別的議題引起不少反思和共鳴,作品也讓逐漸成為夕陽行業的「紮作技藝」和「破地獄儀式」這兩項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走進大眾視野。
其實在機器還沒普及的年代起,很多物品都要靠工匠的巧手打造。除了紮作技藝,香港有不少傳統手工藝都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手雕麻雀和活字印刷等,一起來認識一下這些別具特色的手工藝吧!
紮作技藝是一門歷史悠久的民間手藝,先以竹篾、紗紙、色紙、絹布等材料紮出骨架,再在立體結構上鋪上紗紙,最後畫上花紋和塗上保護漆光油。紮作工藝早於19世紀開始流行,到20世紀初香港有不少大型紙紮鋪,當時紮作行業更成立了工會組織,為工人爭取權益。
提到紮作技藝,可能大家會先想到喪葬所用的紙紮用品,其實另外也有民間節慶或祭典用的節慶紮作和裝飾紮作,比如盂蘭勝會的巨型神像、神誔巡遊中的「花炮」,以及龍、獅、麒麟等。
提到香港人的集體回憶,相信「公雞碗」一定榜上有名。上幾代幾乎人人家裏也會有的平民化生活用品,現在卻「買少見少」。公雞圖案是廣州彩繪瓷器「廣彩」的經典花式。清初時期,廣州的畫師按客人要求在白瓷胎上繪製圖案,圖案以宮廷仕女、山水雀鳥、花卉彩蝶為主。
後來融合中西元素,港督麥理浩夫人更於1975年訂造「督花」紋飾,廣彩遂演變為別具香港特色的「港彩」。不少圖紋都有吉祥意義,例如「白菜」諧音「百財」或「發財」、「壽」字、金魚、公雞。廣彩製作過程包括畫線及上色,再把瓷器放入窯燒製。為了提高生產量,後期花邊圖案多輔以膠印及移印花紙製作而成。
相信打麻雀是不少人的新年必備活動,其實麻雀牌製作工藝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早期的麻雀以動物骨頭加上木或竹片製成,現在一般以亞加力膠為原料。學徒要先學習製作「筒子」、「索子」等較簡單的圖案,再學習刻字,技術成熟才會學「萬子」及「花」的雕刻。
1990年代末出現電動麻雀枱,有人大呼方便,有人則覺得要自己「游乾水」才過癮。原來電動麻雀枱需配合特定麻雀,人手難以雕刻,加上人手工序漸被機器取代,慢慢削弱手工雕刻麻雀牌的生存空間。現存的麻雀牌雕刻師傅主要靠翻新、修補麻雀牌,部分師傅亦會舉辦手雕麻雀工作坊、客製化服務等,讓手雕麻雀技藝得以保留。
隨著五十年代香港印刷業起飛,活字印刷亦慢慢興盛起來,高峰期中上環一帶曾有逾200間活字印刷公司。活字印刷包括撿字、排版、鎖版、印刷等工序。中文字粒有常用與非常用的「出俗字」和「入俗字」之分。執字師傅要在數千顆字粒當中,準確無誤地挑選所需的鉛字,再逐一排版,可謂「粒粒皆辛苦」!
後來柯式印刷日益流行,鑄字公司和印刷公司也相繼步入式微。雖然工序繁複的活字印刷不再是主流的印刷術,現時香港活字館仍保存了本地退休印刷師傅的活版印刷器材,也會定期舉辦導覽及手搖活版印刷體驗,延續活版印刷無法取代的溫度與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