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shion
Art
Wellness
Paris
Hommes
Follow
2月香港藝術展覽:大館《胡曉媛:異路》、飄雅活藝《工藝連心》、《鳥語》烙畫個展
Karena Lam is On Our Cover
#FigaroExhibition 群星力撐MF X Leung Mo《See You In My Dream》展覽
#FigaroExhibition Wyman 揭曉 Figaro Exhibition 第二站!
法國五月French May專訪四位香港文藝代表
#FigaroIssue 容祖兒封面專訪|追逐歌手夢
#FigaroIssue 專訪陳漢娜Hanna與Takuro|模特情侶談愛情
當巨蟹座遇上處女座 Tyson Yoshi x 林家謙
Art
1.3k views

2月香港藝術展覽:大館《胡曉媛:異路》、飄雅活藝《工藝連心》、《鳥語》烙畫個展

27.01.2025

剛踏入蛇年,2月份除了有大館當代美術館帶來全新展覽《胡曉媛:異路》、飄雅活藝《工藝連心》聯展,還有不同藝術家的個展等一系列多元化的藝術展覽,陪大家開個好年!還沒想到情人節節目的話,不妨看看有哪些值得一訪的2月香港藝術展覽吧!

《胡曉媛:異路》展覽場景,大館當代美術館,香港,2025(圖片來源:大館當代美術館)

2月香港藝術展覽|大館當代美術館《胡曉媛:異路》

生於哈爾濱的胡曉媛是首位參與德國卡塞爾文獻展的中國女性藝術家,最近大館當代美術館帶來她在香港的首個美術館個展,展出7組12件全新委約的作品,用詩意的視覺方式探討個體與群體的關係,呈現在殘破與失能的當代社會中個體如何存在和選擇。

《我有根,但我在漂蕩。》,2024,通草紙、墨、太空鋁、廢棄輕體鋼筋、頭髮、雲母片、綃、羊毛、青管螺、管狀螺、鏡貝、海螺化石、螺鈿、魚膠、蜻蜓翼、蝶翼、乾柚子、朽木塊、糞便化石、玉米纖維、房角石、鐵絲、磁石、線、兩個故事與一首詩(由藝術家所作),308 × 210 × 224厘米,大館當代美術館委約作品「胡曉媛:異路」展覽場景,大館當代美術館,香港,2025(圖片來源:大館當代美術館)

胡曉媛擅於運用社會及自然中被丟棄的有機和無機物創作,如城市拆遷的舊鋼筋、乾癟的水果、空洞的蜂巢等,籍此講述關於進化與命運、變異與放逐、封閉與自由、群居與個體的故事和思考。 是次展覽中,用「綃」製作的半透明紗幔在展廳闢出不同的參觀路徑,透過特製的人造光綫及其難以言喻的光線變化,在空間中營造出獨特存在的時空感,讓觀眾細細感受胡曉媛敘述的故事。

《胡曉媛:異路》展覽場景,大館當代美術館,香港,2025(圖片來源:大館當代美術館)

《胡曉媛:異路》
日期:即日起至4月13日
地點:大館當代美術館(賽馬會藝方一樓)

2月香港藝術展覽|大館當代美術館《艾莉斯亞.夸德:彼托邦》

不少藝術家都喜歡透過創作反思自身與世界的關係,而波蘭裔德國籍當代藝術家Alicja Kwade就擅長以雕塑、大型公共裝置、影片、攝影和紙本作品等形式呈現空間、時間、科學和哲學的概念。她在香港的首個美術館展覽《艾莉斯亞.夸德:彼托邦》最近登陸大館當代美術館,展出藝術家不同時期創作的9件作品,帶領觀眾反思對時間的感知。

艾莉斯亞.夸德《超重的天空》2022(左)及《逆流而動》2024(右)(圖片來源:Justin Craun及Roman März)

除了全新展覽,Alicja Kwade亦特別為監獄操場創作公共藝術委約項目《等候亭》,6座看似囚室的玻璃磚裝置散佈在監獄操場,以透明磚牆暗喻現代生活中的無形束縛,而承托着大石的白色椅子則驅使觀眾思考外在環境與我們內心世界的連結。

艾莉斯亞.夸德《等候亭》2024(圖片來源:Jimmy Ho)

艾莉斯亞.夸德《等候亭》2024(圖片來源:Jimmy Ho)

《艾莉斯亞.夸德:彼托邦》
日期:即日起至4月6日
地點:大館當代美術館

2月香港藝術展覽|大館文化遺產專題展覽《跑馬地:文化景觀》

提到跑馬地,相信很多人會第一時間想到馬場,原來跑馬地曾有其他名字,快活谷、愉園、黃泥涌,每一個也反映了不同時代的地區歷史故事。大館文化遺產專題展覽《跑馬地:文化景觀》展出互動地形模型、1930年、1970年代及近年的紀錄影片,珍貴歷史照片及地圖等多媒體展品,層層勾勒此地不斷蛻變的發展歷程,展現跑馬地如何變成今日模樣。

(圖片來源:《跑馬地:文化景觀》)

(圖片來源:《跑馬地:文化景觀》)

《跑馬地:文化景觀》
日期: 即日起至2月23日
地點:大館01座複式展室

2月香港藝術展覽|Yam Shalev個展《Between Times》

「時間到底是什麼」相信是困擾許多科學家和哲學家的問題。藝術家Yam Shalev首個香港個站《Between Times》即將舉行,一系列作品將日常生活中各個轉瞬即逝的時刻定格,邀請觀眾重新認識及欣賞這些平凡卻意義重大的剎那。

《When the day ends》,2025年(圖片來源:Yam Shalev)

伴隨晨光從廚房飄來的咖啡香味、黃昏時灑滿房間的陽光、黎明前一陣微風拂過臉龐⋯⋯這些畫面看似是微不足道的日常,但若是停下來、靜靜細味,也許會發現真實這些瑣碎的片刻點亮了我們的生活。

《Dreams in Paris》,2025年(圖片來源:Yam Shalev)

《Between Times》
日期:2月18日至3月17日
地點:Woaw Gallery

2月香港藝術展覽|《鳥語》烙畫個展

近年不少港人移民海外,藝術家Polly Ho近年辭去中學教師一職,專注烙畫工藝,移居澳洲後,受新環境與個人身份認同的衝擊所啟發,創作了一系列以鳥類為題的烙畫作品。

(圖片來源:IG@polliholic)

作品將現實生活中不可能相遇的澳洲本土鳥類與香港常見雀鳥融合,帶出移民潮下身份認同的探索,也希望籍此喚起觀眾對雀鳥保育的關注,對烙畫或觀鳥有興趣的朋友切勿錯過!

(圖片來源:IG@polliholic)

《鳥語》烙畫個展
日期:即日起至3月19日
地點:牧羊少年與他的浮萍(香港文化中心餐廳大樓地下)

2月香港藝術展覽|飄雅活藝《工藝連心》展覽

香港非牟利慈善基金會飄雅活藝致力於振興、重新詮釋和延續傳統工藝,最近帶來《工藝連心》展覽匯聚7組本地及國際工藝師,展出14件超越地域和世代界限的工藝作品,包括銅製飲具《茗香啡韻》、一對復刻和現代版鳳尾椅《藝融雙生》、盆景雕塑裝置《脫衣換錦》和《歲月輪迴》等。

(圖片來源:飄雅活藝)

(圖片來源:MF編輯部)

香港百年老字號炳記銅器去年光榮結業,兩位老師傅陸樹才和陸強才師傅這次與本地設計與工藝品牌「抒銅」的當代工藝師黃潤生和李曉熙合作、以鍛敲技法創作出一套形似荷花池的茶具《無漾》,別具禪意。

(圖片來源:飄雅活藝)

(圖片來源:MF編輯部)

飄雅活藝「工藝連心」展覽
日期:即日起至4月5日
地點:飄雅活藝會址(中環卑利街11號)
閱讀更多:專訪飄雅活藝批花師傅吳賦猛

2月香港藝術展覽|《巴黎1874 ‧ 印象派之夜:一場沉浸式探索虛擬之旅》 

《巴黎1874 ‧ 印象派之夜:一場沉浸式探索虛擬之旅》由HKDI主辦,並由 Excurio、Gedeon Experiences以及法國奧賽博物館聯合製作,慶祝印象派誕生 150周年。展覽利用3D再現(3D reconstruction)和VR虛擬實境技術,呈現長達42分鐘的沉浸式探索虛擬體驗。

(圖片來源:[email protected]

(圖片來源:[email protected]

觀眾可以穿越到印象派發展歷程中各個重要時地 ,如法國印象派畫家巴齊耶的工作室、近距離欣賞莫奈在勒阿弗爾創作代表作之一《印象・日出》,透過不同場景深入了解印象派的文化和歷史背景。

(圖片來源:[email protected]

《巴黎1874 ‧ 印象派之夜:一場沉浸式探索虛擬之旅》
日期:即日起至5月11日
地點:香港知專設計學院HKDI
票價:HKD$80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