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香港藝術展|隨著夏季來臨,香港的藝術界也迎來充滿活力和創意的季節!7月份香港將舉辦多個藝術展覽,不僅有香港本地藝術家 Ton Mak 和攝影師秦偉的個展,也有國際知名藝術團隊 teamLab 的展覽,呈現各種不同的藝術媒介與風格。炎炎夏日,不喜歡與陽光玩遊戲的朋友,不妨看看 7 月有哪些必訪藝術展覽吧!
由國際知名藝術團隊teamLab打造的《富衛保險10周年呈獻「teamLab共創!未來園」》即將登陸香港!是次展覽選址九龍灣MegaBox,佔地逾萬呎,帶來「塗鴉自然 ── 鼓動山脈與山谷,紅色名錄」、「光球管弦樂團」、「天才跳房子」、「滑梯水果園」、「小人所居住的桌子」等多個互動裝置,非常適合打卡 ,也能讓一家大小一同走進夢幻的世界,感受互動藝術的樂趣!
teamLab共創!未來園
日期:2023 年 7 月 9 日至 2024 年 1 月 14 日
地點:香港九龍灣宏照道38號企業廣場5期 MegaBox 13樓
閱讀更多>>
不知不覺,我們已告別啟德機場二十五載。隨著啟德發展計劃,啟德機場原址早已面目全非。 「再見啟德,謝謝你!」聯展將於6月30日至7月30日在Blue Lotus Gallery舉辦,展出加拿大攝影師 Greg Girard 和香港攝影記者朱迅 Birdy Chu 的作品,重溫飛機在九龍城屋頂掠過的歲月。
「再見啟德,謝謝你!」聯展
日期:6月30日至7月30日
地點:Blue Lotus Gallery(香港上環磅巷28號地下)
閱讀更多>>
五光十色霓虹燈曾照亮香港的夜色,招牌記錄香港的歷史與文化,也承載着傳統手藝與美學。近年,不少歷史悠久得招牌都因未符建築物條例而要拆卸。大館與非牟利機構「霓虹交匯」協辦展覽「霓續」,將展示超過 25 個霓虹燈招牌,當中不少霓虹招牌更是由霓虹交滙團隊保育下來、重新安裝後首次展出,也有電影《燈火闌珊》中接近兩米高的「妙麗」中心燈牌。展覽更會在大館洗衣場石階展示 5 個大型舊有霓紅燈招牌,重現香港舊日的繁華街景。
「霓續 Vital Signs」
日期:6 月 30 日至 9 月 3 日(中午12時至晚上8時)
地點:大館01座複式展室、洗衣場石階
「螢聚微城」工作坊
日期:7 月 11 日至 8 月 27 日(逢星期日和星期二)
居港法國藝術家 Elsa Jeandedieu 先後在香港、上海、巴黎、意大利等地展出畫作及壁畫,更曾為 CHANEL 及 Victoria’s Secret 創作委託作品。這次《Reminiscence》個展將透過畫作邀請觀眾踏上她的回憶之旅,以各種顏色、石膏、銅箔和油漆等不同材料,象徵她童年時的片段。同場更有法國古董藝廊Kraemer Gallery 的珍藏,展出來自十八世紀的法國博物館級古董家具和裝飾藝術品,讓你同時欣賞當代和古董藝術品的有趣對比!
Elsa Jeandedieu個展《Reminiscence》
日期:6 月 29 日至 7 月 22(星期三至六下午2時至7時)
地點:Boogie Woogie Photography(黃竹坑道56-60號怡華工業大廈8樓 The Loft)
港產藝術家 Ton Mak 首次在香港舉辦個人展覽 — Flabjacks「WELCOME HOME」藝術展,展出 29 幅色彩繽紛的壓克力(acrylic)畫作,不但有兩個全新角色首次亮相,更有一隻 4 米高的粉紅恐龍木雕!一個個天馬行空的角色形象趣怪獨特,充滿幽默感和正能量,絕對會激起你的童心!
Flabjacks「WELCOME HOME」藝術展
日期:即日起至 7 月 16 日(上午 11 時至晚上 10 時)
地點:海港城美術館(海港城海洋中心二階207號舖)
閱讀更多>>
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是每年香港的體育盛事。球迷入場支持心儀球隊之餘,也會悉心打扮狂歡,簡直就像大型嘉年華一樣!自1995年起,香港攝影師秦偉都會記錄每年欖球賽觀眾的造型,大法官、蝙蝠俠、宮廷貴族、衣冠不整的警察等角色包羅萬有。觀眾的造型滑稽幽默,同時反映了當時流行的元素和議題,讓觀眾從另外一個角度看香港這些年來的轉變。對攝影和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有興趣的朋友,切勿錯過是次展覽!
秦偉個展《異域狂歡——香港的南看台》
日期:2023年7月3日至8月30日
地點:Kubrick書店(油麻地眾坊街3號駿發花園H2地舖)
閱讀更多>>
法籍敘利亞藝術家 Ziad Dalloul 首次香港個展《記憶的微光 Shimmer of Memory》探索自然與形而上世界之間的界線,靜物、生活空間和瞬息萬變的自然環境等象徵元素信手拈來,打通內外之隔,超乎可見與想像。
他以繪畫講述遊走地中海彼岸的過去和現在,以及在兩個世界之間的共生和蛻變。Dalloul 善於使用傳統材料,如黑色和棕褐墨、油畫和手工紙創作,探索日常物件呈現的靜態與自然山水的無休止變化的二元對立。
不論空間、地⽅和時間,⿊⼈社群⼀直充滿韌性,承受著⼤量源於外界的壓⼒。美國藝術家 Auudi Dorsey 亞洲⾸個個展《We Just Got to See Us》將展出 11 幅全新作品,以⽇常⽣活⽚段切入,展覽透過當代視角探索非裔美國⼈在南⽅地區的經歷。Dorsey在南部⿊⼈社區⼟⽣⼟長,⽇常經歷建構了他的身份認同和⽂化傳統,並以藝術反映出他對此的驕傲。透過⼀起⾛進歌頌⿊⼈社群之韌性和精神的世界吧!
Angel Otero個展「海之憶」(The Sea Remembers),是藝術家自 2022 年加入畫廊以來的首次亞洲個展。他的作品透過疊塗、剝離、拼貼技巧,創造出豐富的層次和紋理效果,通過藝術史與自己的生活經歷來探討「記憶」這一概念。
展覽標題取自同名作品《海之憶》(The Sea Remembers)(2023)。作品裡,一架來自奧特羅工作室(前身是紐約上州的一座教堂)的直立式鋼琴在深紅色的波浪背景下被潮水吞沒。透過水面可見浸沒的地板鋪滿了波多黎各常見的瓷磚,圖案靈感則來自傳統西班牙瓷磚紋樣,影射著藝術家的私人回憶與波多黎各殖民歷史的集體記憶。
Angel Otero個展「海之憶」
日期:即日起至 7 月 29 日
地點:豪瑟沃斯香港(香港中環皇后大道中80號H Queen’s 15-16樓)
王家衞的《阿飛正傳》破天荒聚集了香港影壇六大巨星,包括張國榮、劉德華、張曼玉、劉嘉玲、張學友、梁朝偉,可能會讓人忽略那位穿著旗袍的養母——潘迪華。南豐紗廠展覽「她能在黑夜,給我太陽——獻給潘迪華」將訴說潘姐姐多姿多采人生中的蛻變時刻:從1930年代在上海時的花樣青春,到1940年代抵港的早期歲月、1950至1960年代建立蜚聲國際的音樂事業,再到1970年代參與極具實驗性的代表作。除了巨型光柵肖像裝置展示潘姐姐的身影,展覽還會展出服裝、唱片、私人物品及重未曝光的錄像片段等等,回顧潘迪華星光熠熠的一生。
德國藝術家 Anselm Kiefer 知名的大型作品融匯集體記憶的縮影,作品參照廣泛的文化、文學和哲學典故。Kiefer 出生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他透過藝術反思德國戰後的身份認同和歷史的,着力回應第三帝國的民族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