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新年,大家首先想到什麼?是那抹象徵喜慶的紅,還是幽香淡雅的水仙?今年新年,Landmark置地廣塲與國際知名花藝大師Nicolai Bergmann聯手,以紅色為主調打造「繁花綻放」賀歲裝置藝術,將中庭化身一片絢麗奪目的花卉景觀。
MF Madame Figaro
NB Nicolai Bergmann
NB 我一直熱愛大自然和花卉。祖父有個蘋果園,我從小在那邊長大,會跟祖母在那裏種花,加上爸爸開了一家植物批發公司,所以成長過程我去過德國、荷蘭、歐洲各地許多花卉貿易展。年輕時我覺得花卉很無趣,現在回想才意識到那些經歷對我影響很深。
12、13歲開始,爸爸每逢聖誕都會把一些植物帶回家,我和媽媽會設計一些聖誕裝飾和花圈賣給鄰居,這應該是我成為花藝師的起點吧!後來16歲時,我到一家花店當了學徒4年。滿師成為專業花藝師後,我去了日本旅行,原本只打算待3個月 ,結果一待就是27年,20年前在日本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NB 花藝設計變化萬千,而且一年四季的花卉也有所不同,尤其是日本四季分明,所以總是有新鮮事值得期待。花藝也為我創造了一種生活方式,讓我有機會結合工作與任何我感興趣的事情,也可以到訪許多不同地方,旅遊的經歷又會啟發我、日後的創作。
NB 有幾個方法。有時候是由花入手,在鮮花市場看到覺得很美的花,就會想可以用與那些花混搭;有時候則是從花瓶開始,可能先是有個很漂亮的陶瓷花瓶,找一些合適的花看看能如何組合起來。
NB 當時我剛在東京開了第一家店,有位負責活動統籌的女士要準備600份來賓禮物,我就想『怎麼才能輕易存放這麼多小花束呢?』我買了很多盒子裝起嘗試裝起花束,後來為了控制預算,改良了設計直接將花裝進盒子裏。
怎料那位女士再來店裏的時候,告訴我她們已經另覓方案了。本來我只打算把所有樣板出售,結果花盒放在櫥窗後吸引了許多人的注意,我開始製作更多花盒,也愈來愈多雜誌訪問我,沒想到當初被拒絕的方案最後會那麼成功。
NB 我發現許多新年佈置都非常相似,我的花藝創作強調驚喜,所以這次想用截然不同的方式呈現花盒和新年主題,最後決定將經典的黑色花盒改成紅色,保留節日傳統元素之餘,也為新年佈置增添現代美感。繡球花有綠葉相伴,杜鵑又與蘭花相間,設計充滿細節和驚喜,希望能吸引觀眾駐足細看。
NB 平常的花盒只會由上往下看,但這次的大型裝置藝術位於置地廣塲中庭,觀眾會從各個角度觀賞。我將花盒設計成高低錯落有致,無論坐在噴水池旁邊,或從樓上看下來,都能欣賞到花盒裝置。
NB 香港是個繁忙的城市,充滿生機活力,我覺得跟名為「魔幻革命 」的繡球花(Magical hydrangea)很相似。我在箱根的花園有種植這個品種,繡球花的顏色會隨季節變化,非常夢幻,就像香港一樣豐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