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套小品電影《The Life List生命清單》,主角跟媽媽感情深厚,但媽媽臨終前卻立下遺囑,將主角從自己的公司開除,而且主角並不像其他家庭成員般直接繼承某部分遺產,必須一年內完成一份「生命清單」才可以領受遺囑。
乍聽之下,你可能覺得:「這位母親太不公平了!怎麼可以如此對待女兒,把東西都留給兒媳?」主角當下也是同樣的大受打擊,然而母親這個安排的背後,其實藏着一份更大的心意與動機。
那份生命清單,其實就是主角兒時寫下的,母親深深感受到主角長大後,太多的身不由己,或是經歷過很多的挫折與失敗,將那些初心與夢想都埋沒掉。她希望自己離開後,女兒可以真真正正地尋回真我,才默默地作出這個特別安排。
而主角在努力完成清單的過程裡,她重新找回對工作及生命的熱情,她告別情人再覓真愛,她發現了家族不為人知的秘密⋯⋯過程有苦有痛有喜有悲,但最重要是她找回了自己,找回了對生命的熱情,而不再草草地像機械人一樣活着。
事實上,宇宙的安排也就如這位母親一樣。很多時候我們嘲笑着天意弄人,為何自己就是要比旁人難熬?為何自己要遭受無數的意料之外?為何自己必須努力跨越才能得到別人的唾手可得?這是因為我們只狹窄地看到單一結果,而忽略了「過程」背後的意義,忽略了過程衍生出來的副產物。
隨着人一步一步的成長,我們在展露初心的路途上跌跌撞撞,於是就誤以為這些路都不適合自己。轉換到較通順的路,或是別人都說較安全的路,我們以為這就是所謂的「成長」了。當我們的意識、行動與靈魂的本質及初心背道而馳,靈魂的渴望就會投射到外在世界,顯化成各種各樣的打擊、阻礙與危機,讓我們重新去檢視自我,去發挖那些被埋沒的一切。宇宙也好,靈魂也好,高我也好,其實都是我們最好的母親,一直在引導着我們時刻去擁抱真正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