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shion
Art
Wellness
Paris
Hommes
Follow
識文斷字 勿忘初衷 | 年代
Karena Lam is On Our Cover
#FigaroExhibition 群星力撐MF X Leung Mo《See You In My Dream》展覽
#FigaroExhibition Wyman 揭曉 Figaro Exhibition 第二站!
法國五月French May專訪四位香港文藝代表
#FigaroIssue 容祖兒封面專訪|追逐歌手夢
#FigaroIssue 專訪陳漢娜Hanna與Takuro|模特情侶談愛情
當巨蟹座遇上處女座 Tyson Yoshi x 林家謙
Art
10.35k views

識文斷字 勿忘初衷 | 年代

10.10.2019

「一個人要知道自己的身份,才知道怎樣起步。」設計師說。

這些年,一些讓人一眼看也「很香港」的舊有字體逐漸消失,而有說香港直到今天還沒有一套屬於這個時代的字體,連結着不同年代人的情感歷史快要斷裂,失卻的不獨是一個身份,更是一種香港人的精神面貌。

字體是一部時光機。自古以來在不變中展現萬變,尤其一種字體歷經千年洗練,仍可以不斷被重新創造,一個字裡頭的一筆一劃既古亦今,如字體設計師 Julius Hui 的話:「繁體字是千年蒸餾出來的文化,背後記住了一個民族的特性,它也是一個民族的共同記憶,是人們生活之間最真實、流動的情感。」

面臨失去,始知「自己」是由甚麼建構而成。於是,字體設計師各自在開展工作,翻閱歷史,重新創造當下所需的字體。但字體設計從來是一種不創作的創作,當中只有大概 5% 是創意,其餘一切都是生活、記憶、情感的千錘百鍊,這更是字體設計的浪漫。識文斷字。

這一刻,要讓我們記得自己是誰,就由生活最日常、最微細的部分重構這份情感回憶--簡單如一粒字的造型。勿忘初衷。

現在,才真正是香港人身份的塑造期。

一個年代,一份記憶 

如果掩蓋着當中的數字,你能辨認字體屬於哪個年代的產物嗎?先找來字體設計師Calvin(郭家榮)分享,這是屬於他記憶中的字體演變。

六十年代

書法依然是主流。在一些公文或咭片上只見書法美術字,而當時則開始探索雙語設計(bilingual)— 這是香港其中一個最悠久和強烈的特色。像彩虹邨的⽯碑以書法字印上「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 和英文 HONG KONG HOUSING AUTHORITY 並排,沒有哪一個喧賓奪主。字體設計師都說,從前的設計師很懂得拿捏兩者之間的平衡,讓人一眼感覺自然。

七、八十年代

開始脫離書法,進入手繪美術字的階段。香港知專設計學院首席講師䀈傳意設計研究中心總監 Keith Tam 曾分享一本收藏《草圖與正稿》,展示了該時期很常用的手寫廣告字——「雞腳字」,一種粗筆標題字體,而內文小字則用上北魏體,他後來又拜訪過美術字的老師傅郭炳權先生,得悉他們稱內文北魏體為「釘頭字」。常以手寫,因為植字印刷尚未普及,照相植字的陰版又來自日本,很多繁體字都缺,手寫來得靈活實用。

八十年代中到九十年代

植字(phototypesetting)全面取代手繪和書法,印刷品上盡然展現植字的相機鏡頭效果的字體。Calvin 說植字味道易被辨認,尤其一些強行拉闊或者傾斜的字一定是植字印刷。「因為那是第一個可以將字拉肥拉瘦的時期,一些印刷便胡亂將字拉開,讓人看上去頗為不舒服。」這便是代表着一代的印刷特徵。後來一些刊物仍然保留着這種較闊的字體,便是科技留下的痕跡。

每挑選一種字體,你便在傳達一種情感

「其實由最初十六世紀開始印刷至今,字體轉變不大。可以想像即使再過千百年,形態始終是差不多的模樣,你不會期待看見很奇怪的字。所以有人說不需要新的字體,但事實卻是每個年代總會有新的字體出現,尤其每經歷一次科技轉變,我們更加要重新造字。因為印刷工具不斷在改變,由鉛字到植字再到今天的電腦印刷,工具變了使舊有字體不合時宜,更何況我們連閱讀的工具也不同,看紙張和看電腦熒幕需要的是不同的字體。所以每個年代的字體反映其造字方式,更代表着一個年代的記憶、情感、價值觀。除非我們不印刷,否則每挑選一字體,便是要把某一種情感傳遞出來。但情感會隨年代而變,就如戰後人們相信純理性,於是有了很『乾淨』的字體設計,如英文字體 “Akzidenz Grotesk”、“Helvetica” 或漢字字體「綜 藝體」,又或是九十年代興起一種有破爛感的字體,代表一種很前衛的藝術風潮,但來到今天我們再用只會覺得 “old school”。

所以,翻新是必然的工程。

更重要的是,字體影響人怎樣閱讀,每一個時代的字,都在影響下一個時代的人怎樣閱讀字。記得泰文經歷過一個字體設計得有如英文字的時期,這便令一整代泰國人將自己的文字理解成要擁有英文字符的形態。」

《古巴花旦》

Calvin曾為一套紀錄片《古巴花旦》創作電影名字字體。電影講述兩位在古巴唐人街長大、操着一口流利粵語並唱大戲的婆婆的故事。設計前,Calvin 搜羅五、六十年代的華埠刊物作參考--華僑、粵語以至唐人街氣氛,彰顯在刊物的間字裡:「可見當中的字體設計一點不中國,是充滿嶺南和廣東文化的味道。」Calvin「擴闊」了當中字體能勾起的氣氛感覺。

間字的前世今生,然後 What’s next?

Calvin 說,在香港、台灣和中國,好多人造幾隻字便稱自己在做字體設計,但其實要明確定義的話,只有能不斷被重複用作排版和印刷或使用的一套完整設計,才可以稱為「字體」(font)。漢字上萬個,加上香港獨有的「口」字部廣東話,要造一套完整的繁體字體設計,所需的時間和資金不少。但創作 lettering 和 display type 則不同,即從前人口中的「間字」或「美術字」。Calvin創作不少。

「相對內文字來說,間字的設計性可說較強,或者是藝術感較重。但再強的創造性,若然讀的人看不明白便一定不是字體,甚至連藝術品也不是。字體本來是要讓人閱讀,即使是美術字。和所有字體設計一樣,再藝術感重的字,都必須經過一個現代化或稱作重塑的過程。而再純粹的活化(revival), 看著印刷品再照辦煮碗跟足一筆一劃,要如何重新註釋,一個字體設計師也要作出很多決定,到底要圓潤一點?剛硬一點?粗幼如何?用途是什麼?

而當中很多時的思考是,怎樣用自己的文化,但又同時創造出 next step。」

Camlux 酒店

這是由工廠改建而成的酒店,建築裡保留了很多原有的設計和面貌。酒店通常英文主導,bilingual 展示,所以在這繁體字體設計當中,我更多以 graphic 角度去思考,將字體當成一種圖像。設計字體過程中,更是要替酒店找到它的特點和氣氛,不是懷舊,不是要硬銷老舊東西,更多是去想如何用它的歷史意義和文化特徵,再思考它的 next step 。不抹殺已擁有的,同時為它找一個新出路。」

地鐵宋配上 Myriad 英文字體

「到今天,每人對 bilingual 的摸索都有些不同,沒一個一致的解決方案。」Calvin說,但香港設計師對雙語設計是有sense的。一般來說,繁體字的筆劃要幼和淺色一點,讓人看上去和較少筆劃的英文字有差不多的大小和質感。「我們經常討論地鐵宋,但其實配上英文字體是很有趣的決定。」較剛強的中文字體,和較柔和的英文字體襯在一起,看上去就是合拍也予人舒服之感。畢竟地鐵是最日常生活的必經之處,順眼很重要。

Geometric Sans:這個年代的「現代」字體?

最後,再看近年全球字體的轉變。

都說一個年代會展現某一種氣氛、造型、感覺的字體,是潮流或風氣使然,也反映着屬該年代的價值觀。顯然地,全球品牌的 logo 近年都來個大翻新,看 Burberry 放棄原有古羅馬字型、英國貴族風的韻味,又看 YSL 疊字 logo 不再,變成無襯線的字型,都在建立一種創新又帶點親民的風格。

Calvin 為我們總結說,這個年代的轉變最主要是受經濟結構所影響:「大部分的字體轉變都是由傳統標誌演變成 Geometric Sans 類型的字體,那是因為近年的經濟重心都轉移到科技大公司和初創公司。某程度上,這些公司代表着現代的主流價值和創造力,像 Apple、Google 以至 Uber。傳統品牌感覺受到威脅,也有一種想 keep up 的心態,追趕以迎合這個年代的『現代感』,便出現一種 Geometric Sans 的風氣。」 Geometric Sans 字體看上去比較人性化、友善,就跟現代以服務為主的價值觀,以至科技潮流一種創新又富有現代感的感覺吻合。

在全球化影響下,國際品牌都在漸漸跟上一種形態。回來香港,重視標誌的品牌卻不多,意識亦不強,要保育我們的文化,重新讓人認識香港風味,是時候重新起步了。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