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Guardian》於今年 1 月發表的文章,曾說明「零購買運動」(no-buy movement)帶來的好處:與其購入新的服飾和美容產品,不如好好利用手頭上已有的資源,包括那些塵封已久、卻從未開封的衫褲鞋襪。
當然,像美容界 KOL Hannah Louise Poston 那樣,一整年都沒購買任何新商品,似乎太極致了罷?對於天生愛購物的女生來說,「減少購買量」(low buy)應較「降低購買頻率」(slow buy),容易實踐得多。 此外,「#MakeupRehab」也是另一股不容小覷的新趨勢,這個在美國網上平台 Reddit日漸發酵的議題,主要推廣純自然彩妝風,鼓勵女生在未用完彩妝前,請停止再購入新的化妝品;這不僅有助矯正盲目追隨明星妝容之歪風,更是為了她們的荷包著想。
(圖片來源:ig@blanca.soler)
#3 投資經典服飾
「時尚易逝,風格永存。」── Yves Saint Laurent
(圖片來源:ig@yves__saint_laurent)
這是時裝設計大師當年的金句,至今仍是時尚圈中人,引以為鑑的金石良言。所以,荷里活女星 Keira Knightley 總以同一件 Burberry 風褸亮相街頭;英國凱特王妃 Kate Middleton 會重複穿著 Alexander McQueen 設計的格仔大衣,並且一穿就是 7 年,只因她們皆臣服於經典款服飾的獨特魅力:這些物品,永不過時,任何季節也大派用場,還可與其他服飾,配成完美組合。
此外,Isma Chanez 也呼籲大家仔細閱讀清洗衣物的標籤:「當一件衣服上標示 “Made in France”,有可能意味著『在法國組裝』,並非『在法國生產』,我們應進一步研究該商品的原料來自哪國、在哪國進行縫製、甚至可追溯到製作該商品的工廠,同時要將目光鎖定在那些標示『有機』、『公平貿易』字樣的商品;另外,全球有機紡織品認證標準(GOTS)和負責檢測紡織品、成衣有害物質的 “OEKO-TEX”,也是值得參考的指標。」
#7 參考其他成功案例
Isma Chanez 並建議,想體驗慢時尚生活,可參考別人一些以身作則的個案;例如,從《Wear No Evil: How to Change the World with Your Wardrobe》一書起步,學習如何在穿戴優雅之同時,也可保護地球環境。或是閱讀收錄了 60 個有關衣服故事的 《Worn Stories》,於此書中,作者 Emily Spivack 採訪了多位音樂家、藝術家、時裝設計師,探討他們與心愛衣物之間的情意結,並深度解析衣服是如何保護著我們、召喚著我們寶貴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