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裝品牌背後不會說的真相|銷與不銷,That is the question?
時裝品牌背後|這是所有高級品牌都不會跟你說的真相。
每天每季推陳出新的貨品,造就了驕人的業積,品牌也許很樂觀分享全球銷售額今年又升了多少個百分點,但沒有幾個品牌,會告訴你他們如何處理賣不出的過季商品。按常理你大概會想:減價促銷,但這答案只答對了三成。
(圖片來源:IG@sandroparis)
(圖片來源:IG@sandroparis)
大部份品牌也會為商品設定上架時期,到了季尾一般也會進行清貨,以法國為例,全國一年會舉行兩次大減價,所有當季貨品幾乎也做半價(當然也有不少企硬不減),減價期更分為三個階段,到了最後關頭,還賣不出的貨品大概就打三折!因此不少法國人也會等減價期間購物,想去法國旅行的人可以留意返。但當然,就算打到一折,也總無法一件不留,減價結束後的「籮底橙」,可能會移往 Outlet,近年也有不少品牌如 Maje, Sandro, A.P.C 也開了所謂的 Stock 店,專門出售過季衣服,可是每季也總有新貨賣不出去,所以 Stock 店也要不倒換上最新的舊貨,再再賣不出的,就只能大批賣到散貨場或作捐贈。
可是問題來了:普通品牌也許尚且能放下身段,讓自家的產品進入這「過季食物鏈」,但更有有頭有臉的品牌,又怎忍見到大師作品,打上一個一折再一折,有辱品牌形象的特賣促銷價錢牌?大品牌窮了多少金錢、精力建立品牌形象,要是被人發現「忍一忍,即減七成」,可以想像還有誰願意明媒正娶,正價做老襯?因此不少品牌選擇把過季商品銷毀和拿去堆田,也不願意割價求售。
法國品牌也不例外,每年就有接近十億歐元的非食品類商品被銷毀(以 Amazon 為例,所有退貨商品大部份也是直接銷毀,所以不要因一時手痕就網上購物,退貨或許無損荷包,但付出代價卻是地球)。為了減少浪費,法國首相 Edouard Philippe 最近提出一個該令不少大 Brand 頭痛的政策:於未來兩至四年,逐步取締銷毀完好商品的行為。
法國是全球第一個國家提出相關法例,而九月剛剛完成立法,所有賣不出的商品也需要捐出或回收再造,不然就會被罰款,甚至被政府公佈於世。可是有謂「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立法後品牌將如何應對還得放長雙眼。但在環保意識抬頭的世代,減廢是大勢所趨。法例推出時,已引來不少公眾討論,筆者看到社交媒體有人留言,說大牌該把所有賣剩商品捐到非洲,害筆者笑了很久。先別說一句非洲涵蓋整個大洲是如此粗疏莽撞的說法(以赤道幾內亞共和國為例,國民生產總值不比某些歐洲國家差),把手袋、晚裝直接捐給貧困地區又有何用?若立法能引領源頭減廢,令品牌嚴謹控制產量,那就不需用心良苦,把第三國家捐成「時尚之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