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創世紀中,阿當和夏娃是人類的始祖,夏娃因一時的貪念吃下禁果犯下大錯。不知道是否因為夏娃的錯,但在歷史上很多「女性」都彷彿背上原罪般,因為這個身份而受到不合情理的對待,例如歐洲長達 300 年的獵巫行動,或宋朝起女性纏足的習俗。
就算是比較文明的美國,20 世紀時的女性都是不能當陪審員、不能服用避孕丸、不能當眾吸煙、不能參與足球比賽,甚至不能單獨申請信用卡。其實男和女在基因上只有一條 X 和 Y 的染色體差別,究竟是甚麼原因會為女性帶來如此多及不必要的痛苦、苦惱?
其實生理性別、性別認同以及性別角色盡是不同的概念,生理上的基因和性徵不等同一個人在心理和情感上的性別感受。於中國傳統社會中,常常會基於一個人的生理性別而決定對方的角色,好像「男主外,女主內」、女要三從四德、男要成為家庭經濟支柱等想法,都常常成為男和女的壓力來源。或許在動物界別中,確實很容易靠性別來分配工作崗位,好像大多數飛禽由雌鳥孵卵,雄鳥負責覓食或守護,但不要忘記海馬是由爸爸負責孵出了小海馬的。所以,生理性別並不是分配工的唯一和主要因素,心理性別也是重要一員。
面對不少性別框架,近年就流行一個「流動性別」的概念,即不再是傳統上只分男或女的二元分法,人的性別認同及表達可隨社會對性別的期待而改變,就好像不會受到「男生不會化妝、不留長髮、不穿高跟鞋」等概念規範自己。而 2016 年開始,在美國紐約內你可以選擇至少 31 種性別身份 (gender identity),其中一些性別身份可在男女之間游走,包括「性別改造 (gender bender)」、「雙靈 (two spirit)」、「第三性 (third sex)」、「雌雄同體(androgynous)」、「資優性別 (gender gifted) 」、「泛性別(pangender)」等,如有公司政策違反了這條法律,最高可被罰款二十五萬美元。而世界衛生組織(WHO)也在今年正式決定為跨性別者「去污名化」,修改《國際疾病分類》,把跨性別者從精神病名單中除名,改稱為「性別不一致」(gender incongruence),正式完結了非黑即白的男女二分法。
雖然香港未有任何關於流動性別的法律,但不少機構都在改善中,例如在填寫性別一欄中除了男和女外還有「其他」的選項,洗手間的門牌不再只是男或女的標示,也有無性別標籤的洗手間,讓人有更多選擇。其實擺脫性別定型的枷鎖是人性的進步,同時也是前瞻的商業決定。2019 年,國際推廣公司 Endeavor Global Marketing 的研究指出,Gen Z 世代不喜歡為自己的性別作二元化定型,固令不少零售行業推行無性別行銷手法,如大力推廣中性的化妝產品和時裝,讓 Gen Z 世代擁抱更流動的世界。而根據品牌資訊公司 BBMG 和國際行銷策略公司 GlobeScan 的調查發現,在關心平等問題上,Gen Z 世代比其他世代的人多出兩倍,亦更容易傾向支持回饋社會的品牌,很多甚至想加入和他們價值觀相近的公司。無論在從種族、LGBTQ 和其他方面來看,Gen Z 世代都是最多元化的一代。
或許有一天,男或女的身份已不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