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舉行的大學生時裝發布會,被指選用的模特兒大部份為「瞇瞇眼」(丹鳳眼),遭內地網民大肆炮轟。該造型被批評加強西方人對中國人的刻板印象,帶有侮辱性。另一方面,在亞洲整容文化中,一直以來的卻是以西方典型的大眼高鼻為「標準美」。到底選用丹鳳眼模特兒是民族自信表現,還是陷媚東方主義的審美觀?
上月20日在北京舉行的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的學生時裝展,選用鳳眼模特兒,是否一種「辱華」的表現?首先,要視乎你站在哪個位置來得出這個結論。從數據上說,中國人擁有「鳳眼」的人比例,的確比白種人為高,因而在文化上才會以此特徵作為東亞人、尤其是中國、日本人的代表特徵(正如歐美也有眼細、扁鼻者,但屬少數)。這就是所謂「刻板印象」,不是說這是正確,但這是人類文化和思考運作的習慣模式。反句話說,說如不少中國人習慣稱白種人為「鬼佬」,源自廣東人觀念認為高加索人大多數都係紅鬚綠眼產生「鬼佬」一詞。
回到「辱華」問題,如果選用鳳眼模特兒直接等於「辱華」,那就是說作出批評的人,心裡也不認同「鳳眼」是一種「美」。而如果「鳳眼」在種族基因上相對是「屬於」中國人的特徵,在這個高呼美不只一種形態的今日,為什麼就不能擁抱屬於自己的「美」呢?如果是因為歐美世界曾經將此一面部特徵放大,視之為異國風情、將之物化、性慾化,就把它打落十八層地獄,是否又有點矯枉過正?
其實,長期以來「東方主義」式的審美爭議從未間斷。歐洲帝國殖民以來數百年,早就打亂被殖民者的意識形態。你光看看晚清時代的宮廷照片,也很難明白當時那些貴妃格格美感何在,只因我們自出生以來都難免受到西方主導的審美觀影響:要大眼高鼻深邃輪廓才叫「美麗」,同時在不少歐美人眼中,與自身有所差異的「瞇瞇眼」反而顯得性感(物以稀為貴),當中或者有征服者的心理作祟,但某程度也算是一種欣賞,當中界線難以一刀切。譬如日本的山口小夜子,在1970年代就以一對鳳眼和妖媚的邪氣,令Kenzo品牌在國際上聲望日隆(當然,你大可批評Kenzo本身也是一種東方主義的時裝設計)。
讓我們反過來看,大眼妝、混血妝或是盛行的整容文化,在亞洲地區都以割雙眼皮、隆鼻等向白種人面孔模彷的手術,是否皆有自卑之嫌?先入為主認定大眼是美,何嘗不是所謂「西方文化霸權」的洗腦?這時又看看鄰國日本的態度,他們既有「討好外國人」的山口小夜子,同時也有像濱崎步那種義無反顧變身白人的Shibuya girl風格——正如他們一方面好像「全盤西化」(例如內閣換人後首次見傳媒,會穿上連歐美都失傳的燕尾服),同時又會有人穿著和服搭地鐵——真正的文化自信應該是擁抱多元的審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