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製造明星、明星製造慾望、慾望支撐時尚、時尚又反令電影和明星更具魅力—— Gabrielle Chanel 從 100 年前就洞悉先機, 為電影女星戲內戲外着裝,推動時尚慾望。 Virginie Viard 接棒後,遍佈星光的銀幕紅氈,更不能沒有 CHANEL 的時裝氣場。
在智能手機、電腦屏幕、電視和報章雜誌上,每天都有數以千萬計的人參與到消費明星時尚報導之中,大眾仔細研究紅地氈、銀幕和螢光幕上的每套衣服的細節。在鏡頭的另一邊,所有年齡層的演員在打造形象方面變得越來越精明,他們與品牌建立了親密關係,後者為前者在幕前亮相提供了最奪目的 造型——兩者互為因果、互相支持——這絕非今天才發生的事,電影與時尚的明星夢從 1910 年代就開始了。
電影,作為「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 令影像在人類史上首次以跨地域方式傳播, 從前的歌劇女伶、芭蕾巨星都不及電影演員 般廣泛觸及全世界人群,帶來前所未有的感官刺激。法國人盧米埃兄弟發明電影,但荷里活發明了夢工場,更將「電影明星」此物種發揚光大。
美國自 1910 年代以來,電影業就仰賴明星制度來壯大。倚仗有魅力或極其美麗的表演者來賣票。明星是大眾的產物,他們對時 裝、價值觀及公眾行為影響巨大。誇張一點說,一個國家的社會歷史可由其明星的興衰反映出來。明星對影片的影響是即時的,觀眾仰慕崇拜他們,宛如崇拜古時的天神。標 誌式的明星包含着現代神話、集體慾望與複 雜的情感象徵。
但是,最初的巨星們只是「美麗」還不夠 「時尚」。
在走進 20 世紀後,時裝成為法國最強國粹,於是依靠時裝,荷里活把電影明星包裝 提升到另一個層次,明星本身的魅力也將時 裝詮釋得更性感誘惑、摩登入時。觀眾凝視銀幕上的明星偶像,把慾望移情到他們身上的一切。大蕭條時期,美高梅老闆眼見大西 洋另一面的法國時裝成為流行文化另一橋頭堡,想到了借用另一邊廂的時尚力量來重振 荷里活。
心有靈犀——與眾多頂級藝術家私交甚篤的 Gabrielle Chanel,極可能是世上第一個 看到時尚、電影、明星三者共生共榮關係的 人。自此,電影、明星與時尚展開超越百年的聯姻。
隨着其時尚風格得到世界認可,Gabrielle Chanel 的名氣也開始與他的貴客並駕齊驅。 在她早期設計女帽時,顧客中就包括許多知名演員和社會名流,後來他們一樣蜂擁進她的精品店乞求康朋街的女神給予神諭。她也是最早出手造型甚至設計戲服的時尚設計師。
在吸引歐洲影星和藝術片導演前,Gabrielle Chanel 的魅力首先橫跨大西洋成為荷里活 一線巨星的首選:包括嘉麗絲姬莉(Grace Kelly)、 羅蓮比歌(Lauren Bacall)、 伊莉莎伯泰萊(Elizabeth Taylor) 以及早在 1933 年就穿着 CHANEL 的瑪蓮德列治(Marlene Dietrich)。
1930年夏天, 在蒙地卡羅,通過德米特里巴甫洛維奇大公爵,Chanel 認識了米高梅電影公司的老闆 Samuel Goldwyn。為了重振 1929 年華爾街股災後一直停滯不前的美國電影業,這位大亨邀請 Chanel 將他的明星改造成銀幕和現實生活中的時尚偶像。
1931 年 3 月,在紐約停留後,她乘坐特別包租的豪華白色火車前往洛杉磯。在她抵達時,嘉寶(Greta Garbo)親自接見了她,報紙的標題是「兩位女王相遇」。瑪蓮 德列治成為她的好友之一,歌利亞史允臣 (Gloria Swanson)、 依 力 溫 士 多 咸(Erich von Stroheim)、佐治谷哥(George Cukor)、 歌羅德高露拔(Claudette Colbert) 和其他明星都慕名而來與她見面。這次首次美國之行是一次勝利。 1931 年 3 月 17 日, Chanel 向《洛杉磯考察家報》坦言:「從今天開始,這是我職業生涯的一個新篇章。」
這段經歷是短暫的——電影公司並不欣賞她低調而精緻的風格,這與荷里活的魅力美學觀相悖——但這種形象無論是在鏡頭前、踏上紅地氈或日常生活都引起大眾共鳴,後來 的法國電影界尤其趨之若鶩。
CHANEL 在美國曝光率後來引爆香水銷售 —— 瑪麗蓮夢露(Marilyn Monroe) 一句俏皮話更是推波助瀾,花數百萬美元賣廣告更深入民心。這位性感女神被記者問到 晚上入睡時穿甚麼,她不假思索地回答:「CHANEL 5 號。」
荷里活不了解她的風格,而法國電影界卻一 直寵愛她。1938 年,Chanel 會見了正在為 《霧港碼頭》(Le quai des brumes)尋找戲服的導演 Michèle Morgan :「這樣的電影不需要禮服:一件雨衣,一頂貝雷帽,就可以了!」歷史證明她是對的。尚雷諾亞 (Jean Renoir)托 Chanel 為電影《人面獸心》和《遊戲規則》設計戲服。
“A film like this doesn’t need a dress; a raincoat, a beret, that’s all. ” – Coco Chanel
在 20 世紀中葉 Chanel 復出後,為新一代 的年輕歐陸美人設計造型。在好友維斯康堤 (Luchino Visconti) 請求下,Chanel 為 非常年輕的羅美雪妮黛(Romy Schneider)塑造了與 CHANEL 劃上等號的完美化身,雙雙大獲全勝。
與 Chanel 惺惺相惜的羅美雪妮黛曾言: 「當我穿上我的第一件 CHANEL 時,我意識 到我再也不想要別的東西了……Chanel 是一個與眾不同的服裝設計師……因為它是一 個連貫的、有邏輯的「組織」整體:就像 (古典美學邏輯中的)多立克秩序或科林斯秩序一樣,世上還有香奈兒秩序,有它的理由、規則和嚴謹性。這是一種優雅,甚至比眼睛更能滿足心靈。」
羅美雪妮黛與 Chanel 最著名的一次合作是維斯康堤電影《薄伽丘 70》(Boccaccio ’70)。 事實上, 羅渣華 汀(Roger Vadim) 和維斯康堤都把他們的年輕女主角交到 Chanel 手中,由她去審視和重塑,使璞玉 發出光彩,使劇中人物更有說服力。
1960 年代法國的新浪潮運動,拍攝手法靈活多變、題材影像貼近生活,打破電影的一切慣例,可說與 Gabrielle Chanel 的前衛 精神一脈相承。她的簡約風格與一眾新銳導 演及女演員的世界完美融合,例如珍茜寶 (Jean Seberg), 珍摩露(Jeanne Moreau), 還 有 碧姬芭鐸(Brigitte Bardot) 等。 珍摩露的倩影總是以 Chanel 設計的造型出 現——無論是 1958 年在路易馬盧(Louis Malle)執導的《怨婦曠夫》(Les amants) 中,還是兩年後在羅渣華汀的《危險關係》 (Les Liaisons dangereuses)。
阿倫雷奈(Alain Resnais) 在 1960 年 邀 請香奈兒為《去年在馬倫巴》(L’année dernière à Marienbad) 中的黛芬茜歷 (Delphine Seyrig)提供服裝。這是電影史 上第一次,服裝不是專門為電影設計的,而是來自 CHANEL 高級訂製系列,為電影服 裝的方法論上開闢了新道路,亦更符合現實。
香奈兒為亞倫雷奈的電影《去年在馬倫巴》 的女主角 A (是的,片中角色分別是代號 X、 A 和 M)設計的絕美服飾,使她在歐陸電影界聲名大噪。電影獲封為超現實主義的傑作, 另一些人則批評導演雜亂無章、不知所云。 然而,影片大量的光影變化、黑白對比、鏡 像令畫面更似一幀幀定格的 1920 年代的時裝攝影。至今在 CHANEL 新作仍然出現的精緻蕾絲、羽毛元素、小黑裙、珍珠鏈都在 《去年在馬倫巴》出現了,可以說是最完美的置入式廣告。雖然這部電影的初衷是對傳 統電影形式提出質疑和反思,然而 Chanel 卻透過設計語言,在電影表達出她對對稱美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