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shion
Art
Wellness
Paris
Hommes
Follow
2025時裝界將迎來新一波的革命?我們是否有機會再次出現斷裂式的範式轉移?
Karena Lam is On Our Cover
#FigaroExhibition 群星力撐MF X Leung Mo《See You In My Dream》展覽
#FigaroExhibition Wyman 揭曉 Figaro Exhibition 第二站!
法國五月French May專訪四位香港文藝代表
#FigaroIssue 容祖兒封面專訪|追逐歌手夢
#FigaroIssue 專訪陳漢娜Hanna與Takuro|模特情侶談愛情
當巨蟹座遇上處女座 Tyson Yoshi x 林家謙
160 views

2025時裝界將迎來新一波的革命?我們是否有機會再次出現斷裂式的範式轉移?

19.02.2025

有危就有機。

2024年奢侈品行業遇上了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衰退,但亦正因如此,時裝革命的時機到了。

2024年,數量空前的時裝設計師在品牌間進進出出,2025必然是屬於改變的一年——Alberta Ferretti、Bottega Veneta、Dries Van Noten、Givenchy、Lanvin 會有新舵手首次亮相天橋的作品登場;Carven、Fendi、Helmut Lang 和Maison Margiela都可能很快公布新創意總監——我們的穿着方式是否有機會再次出現斷裂式的範式轉移(paradigm shift)?

這場音樂椅遊戲在去年變得激烈,很大程度由於全球政治和經濟不確定,奢侈品市場需求放緩。幸或不幸地,資本家通常對業績有不肯定的情況時,首先要責怪的就是設計師。無論這種思維是否合理,但創意總監與他/她服務的品牌收入寵辱與共的現實,廿年不變。

在轉換舵手的人選上,可以見到幾大集團或穩妥或進取的態度。雖然注重商業而非創意是主旋律,假設過去賣得好的東西在未來也會賣得好,太安全地回歸保守做安靜奢華駝色大衣不一定是上策,破釜沉舟式的美學大清洗,分分鐘更危險。今期趁《MFHK》2025開年號,一起檢視幾大品牌的換人案例,試圖提供新一年的賽事預測。

(圖片來源:Photo Courtesy of LOUISE TROTTER IG)

(圖片來源:Photo Courtesy of ALEXANDER MCQUEEN, GETTY IMAGES)

MATTHIEU BLAZY IN AT CHANEL

今時今日,作為品牌的CHANEL也許給人的印象是經典穩陣的,但在創辦人Gabrielle Chanel聲名鵲起的1920年代,她代表的是時尚革命先鋒,創造了20世紀現代女性形象。在當時流行鋪張豪華的裝飾風格下,修道院出身的Chanel女士將服侍階級的制服——小黑裙引入,不但解放了女性身體自由運動,更強調了簡約主義的影響。

(圖片來源:Photo Courtesy of MATTHIEU BLAZY IG)

1983年,在Karl Lagerfeld接手後,將更多女性化和流行文化元素接嫁到Chanel的符碼,配合他本人活得像藝術品一樣、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波普形象,將CHANEL推向成為全球家傳戶曉的名字。而身為左右手的Virginie Viard在延續Lagerfeld的路線下,努力揣摩,結果是商業上仍有共鳴,但有時被社交媒體上的評論人視為有點陳腐。

結果,就是CHANEL選擇了Matthieu Blazy。

換人的重點是,在創辦之初以破格見稱的品牌,能否再次展現出先鋒特質?這位40歲的設計師,在 2011 年創辦人Martin離職後,以年輕創意總監的身份,領導Maison Margiela的匿名工作室。在 2020 年加入Bottega Veneta之前,他曾在Celine的Phoebe Philo和Calvien Klein的Raf Simons麾下工作,最初在Daniel Lee麾下擔任成衣總監。低調的Matthieu Blazy登上BV舵手位置後,一共產出11個系列。他將尖端工藝放在聚光燈下,靈感參考藝術、設計和電影的萬花筒式混合而聞名。用12層工藝處理皮革仿製牛津襯衫或牛仔褲等項目技驚四座,在穩定的美學觀中反覆推陳出新;從織皮工藝出發的手袋設計甚至比Daniel Lee的爆款更耐看。

(圖片來源:Photo Courtesy of MATTHIEU BLAZY IG)

CHANEL時裝業務總裁Pavlovsky說:「我們選擇Matthieu不是為了讓他『做香奈兒』,而是為了讓他能為香奈兒的未來突破界限。」Matthieu Blazy已經為BV的皮革工藝帶來了更當代的時尚演繹,如果他夠幸福,應該可以讓CHANEL的斜紋軟呢、金銀工匠、刺繡手藝再次進化。Blazy治下的Tweed,會像他在BV設計的密集流蘇般翩翩起舞,讓CHANEL女裝走進新時代嗎?

LOUISE TROTTER IN AT BOTTEGA VENETA

隨着Matthieu Blazy過檔CHANEL,Bottega Veneta請來了Carven的Louis Trotter,也成為了Kering 旗下唯一的女性創意總監。雖然Blazy離開令很多擁躉擔心BV就此衰落,但筆者不作如是觀——想當初Daniel Lee退任時大家也是震驚失落,誰知道轉頭來個更犀利的,可以更上一層樓。

(圖片來源:Photo Courtesy of LOUISE TROTTER IG)

先說說Louise Trotter的背景,來到Bottega Veneta之前,這位氣質深沉的女士只在Carven工作了不到兩年的時間,就將品牌從無關緊要的景況中拯救出來,並將Carven重塑為極簡主義者的最新選擇,提供平易近人但十分充實的奢華。來自英國東北部的Trotter,風格非常Old Celine,線條簡潔又具有體積的優雅輪廓,雖然非衣架身形的人難以駕馭,但整體感覺有型又奢華,則不是很多人做到。

(圖片來源:Photo Courtesy of LOUISE TROTTER IG)

現年56歲的Louise Trotter曾在 Lacoste 和英國品牌Joseph擔任創意總監,有着多年的經驗。當時裝界,尤其是時裝展,愈來愈被視為娛樂世界的衍生工具時,Trotter就像 Blazy 一樣,是一位沉靜但果斷的存在,以更個人化、產品第一的工作方式、對材質的感覺和對輪廓的深刻理解而聞名。Prada品牌內部的設計師(包括Luca Di Stanio)等人會出席支持她——以Carven的預算,不可能不是自費吧?

相比Phoebe Philo,Louise Trotter沒有相對冰冷的實驗性,而是擁有一種可稱為優雅成熟的美學(與The Row風格相近)。相比Blazy將衣服當成藝術品的設計方法論,Trotter的服裝更為實穿,或者可以真正為Bottega Veneta打開成衣市場的銷量。而在Carven短短的幾季之中,她也有盡力傳承Carven女士的品牌基因。換言之,在BV她也會堅守皮革工藝,在希望再次在設計師轉換之間平穩過度的BV,Trotter應該是一個令人安心的存在。

SARAH BURTON IN AT GIVENCHY

(圖片來源:Photo Courtesy of ALEXANDER MCQUEEN, GETTY IMAGES)

另一位較早前就獲公布新職位的女性創意總監,是大家熟悉的Sarah Burton。她成為Givenchy的新任舵手,填補了美國設計師Matthew M. Williams在1月份卸任後的空缺。這使她成為第8位領導這個有72年歷史的品牌的設計師,也是第2位女性。

Sarah Burton在加入Givenchy之前在Alexander McQueen工作了26年,這也是她的整個職業生涯。她在Alexander McQueen擔任了13年的創意總監,直到2023年卸任。Lee Alexander McQueen是Burton的多年好友,在他自殺身亡後,她接替了他的位置。在這段時間裏裡,她為這個由設計師Lee Alexander McQueen創立的高級時裝品牌打上自己的烙印,在商業上亦很成功,廣受好評。

Givenchy選擇Sarah Burton有兩個緣份早種的契機。第一是在掌舵 Alexander McQueen 時獲得的殊榮之一,是為英國王室設計婚紗,2011 年她受命為凱特王妃設計婚紗,並在她與威廉王子的婚禮上穿着。而剛巧Givenchy另一任女性舵手Clare Waight Keller也曾為薩塞克斯公爵夫人梅根在2018年與哈里王子的婚禮上設計婚紗。其二是亦師亦友的Alexander McQueen也曾在1997年接任Givenchy,今次Burton在LVMH對街頭風格大揚棄後「回歸」落戶Givenchy重塑女性優雅和探索更多可能性,可說順理成章。

(圖片來源:Photo Courtesy of ALEXANDER MCQUEEN, GETTY IMAGES)

坦白說,在McQueen工作期間,Sarah Burton的作品從來沒有創辦人的大膽想像力或令人心折的詩意,但她明顯更了解廣泛中產女性的需要,在高級時裝講窮的曲線剪裁、體積、垂墜上作實驗,又從維多利亞時代和英國歷史和自然風光中找尋靈感,將雕塑感和punk的精神結合,有新意而不失女性柔美(男裝設計相對不突出)。至於她進駐Givenchy,必然可以一洗前任的街頭氣息,一方面重新演繹柯德莉夏萍的黑色禮服裙(注入維多利亞時代元素?),另一方面或許可以為品牌設計爆款小白鞋。

最重要的是,從Riccardo Tisci離開後Givenchy的設計就一直未有突破和進退失據。Sarah Burton在Givenchy的任務,就是要走出McQueen的陰影,建立屬於自己的美學詞彙與文法,為品牌再次樹立獨特而有新趣味的風格,否則向潮流亦步亦趨的溫吞水,終於都會再沉下去。

HAIDER ACKERMANN IN AT TOM FORD

(圖片來源:Photo Courtesy of ALEXANDER MCQUEEN, GETTY IMAGES)

2025新接班人之中,另一個最矚目的個案是接掌Tom Ford的Haider Ackermann。跟Tom Ford合作無間(在1998年起就擔任Gucci男裝設計助理)的Peter Hawkings接過創辦人位置後,不足1年就宣布離開品牌——老實說,這結果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內。很明顯Peter Hawkings的作品比Tom Ford更Tom Ford,但換句話說,即是驚喜欠奉。

Tom Ford,一個長期與其同名創始人性感迷人的美學有關的品牌,選擇了Haider Ackermann,一位以精湛的剪裁技巧和對各種材質的掌握而聞名的設計師。這個組合的確是妙極,對時裝人而言尤其興奮,因為Ackermann黯然離開Berluti後連個人品牌都暫停運作了,很替他終於找到重要的新職位而高興(嚴格而言Canada Goose不算硬核的時尚品牌)。

(圖片來源:Photo Courtesy of ALEXANDER MCQUEEN, GETTY IMAGES)

想預視Haider Ackermann的Tom Ford,必須回顧他在Berluti的系列:做工精細、比例勻稱、色澤鮮明——尤其是最初Timothée Chalamet成為紅地氈小王子的戰衣。外國男網雜誌更盛讚當年Ackermann治下的Berluti「為當代經濟能力無限的專業男性建立了令人信服的新時裝形象」。當Haider Ackermann的東方主義、文藝仙氣和高超剪裁遇上Tom Ford義無反顧又極盡華的性感形象,將以一種最富詩意的方式展現新的性魅力。這一轉換很可能將Tom Ford品牌領回時尚前沿,更建立全新着裝影響力,絕對令人期待!

(圖片來源:Photo Courtesy of ALEXANDER MCQUEEN, GETTY IMAGES)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