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 Joyce 宣佈極具代表性的新世界大廈中環旗艦店已完成歷史任務,並將移師至金鐘太古商場。這個由被譽為「亞洲第一買手」的創辦人 Joyce Ma 所一手建立的時裝店,就這樣寫下了一個章節的句號,前途也許黯淡,至少也是未完待續,未到結局。
今日就來談談 Joyce Ma,充滿前瞻性又果斷勇猛的女人。在這段傍徨失落的日子,或許我們都需要這樣一個振奮人心的熱血故事。
若然你跑去問 Gen Z 誰是 Joyce Ma,恐怕並沒多少個人能答得上來,就正如我也曾被許多 90 後朋友一致反問過:「沒聽過,柏原崇是誰啊?」也難怪,在如今的年輕人當中,有多少人曾看過《情書》,又有多少人平常 shopping 是去 JOYCE?有些傳奇,在歲月的沖刷過後,看在下個世代的人眼裡,註定只是一位路人。也沒甚麼不好的,美好的故事,總會留下抹不走的痕跡,靜候懂的人停駐細聽。
簡單來說,Joyce Ma 是個不甘就這樣當個遊手好閒名媛的富四代,早在上世紀 60 年代末就看準香港經濟起飛,國際潮流開始走入人們視野中,於是從此踏上買手之路。她最先在家族經營的永安百貨中設立專售外國品牌的時裝櫃位 Diamond 7,繼而在文華酒店創立 JOYCE Boutique ,多年來引入大量國際頂級品牌,包括 Giorgio Armani、Gucci、Valentino、YSL、Prada 等等。
70 年代末,Joyce 更眼光獨到的將當時還寂寂無名的 Yohji Yamamoto、Comme des Garçons、Issey Miyake 引入香港,要知道,說服並取得山本耀司、川久保玲、三宅一生的信任絕不是件易事,可她做到了。三個在香港可說是由零開始的品牌,後來因在 Joyce Boutique 大賣而從此走紅,成為無人不知的「日本時尚界三巨頭」。
踏入 80 年代,Joyce 更開始為個別大熱品牌開設專門店。90 年代引入 Dries Van Noten、Ann Demuelemeester 等比利時品牌。這些年下來, 可謂完美印證了 Joyce Ma 獨到的時裝觸角與品味,開啟她頂尖時裝買手的時代。
作為一個不愁衣食的富四代,她大可過著每日盡享奢華的生活,卻偏要在黃金歲月裡,把日子過成每天只睡四至五個小時、一年有九個月在外地辦貨、與工作和時差共生的企業女強人。習慣親自上門與品牌面談的她,多年來閉門羹吃不少,許多時要費盡心思才能見到設計師一面,據說她還曾在 Issey Miyake 的工作室門口連站三天,經歷日曬雨淋才取得信任,拿下品牌代理權。之後還將業務不斷拓展,創立品牌雜誌《Joyce》、開設 JOYCE Living、JOYCE Flower、JOYCE Beauty、JOYCE Cafe 等一站式時尚生活專門店,這樣的熱情與毅力,試問又有多少人能夠做到?
「行走,是不斷進步的秘密。」Joyce Ma 如此說過。做時裝買手,固然不同於自己去買衫,但其成敗很大一部分還是取決於個人品味、直覺和經驗。既要了解市場,判斷大眾喜好,又要比消費者行前多一步。她認為,若果不去親身感受每個城市的文化、靈魂和味道,就無法買入「正確」的時裝。
上世紀 90 年代,曾有時尚評論員指出:「JOYCE 是不可替代的。」後來歷經香港主權移交、JOYCE 上市、因急速擴張導致財政壓力大增、雪上加霜的 97 金融風暴、SARS、社會運動與疫症再襲,一路上 JOYCE 失去了部分國際名牌代理權,踏上虧損之路,Joyce Ma 亦因退休而逐漸退出這個曾經風光,一時無兩的舞台。
Joyce Ma 的故事是振奮人心的,有那種在大時代之下的香港精神。而那份因熱愛而生的傲氣和骨氣,如今是少之又少了,更多的是「睇餸食飯」,迎合消費者口味要緊,沒有太多任性與做自己的餘地,多少人底線越拉越低,不談對錯,只為求存,很悲哀,但很現實。
所幸時裝買手尚且算是比較幸運的一群,皆因社交媒體的興起與遍地開花讓人對時裝的認知更廣更深,近年崛起的獨立品牌市場也還存在著許多的可能性。而歷經多年「開化」,香港女人的穿衣品味早就三級跳,只是後來日韓流行文化當道,講到個人特色,又是另一回事了。
一個輝煌的傳奇過去了,其實毋須過度感嘆,我相信好的東西無論放在哪個時代,用不著你去硬銷有多好多好,也終歸能召喚到同一個頻率的同路人,還是那句,懂的自然懂,不懂的又何需說太多。
慶幸香港有這樣一段永遠值得驕傲的時裝史,風光不再,但沒有昨日,又豈有今天。世道艱難,但香港人又還有甚麼大風大浪未見過。由 Joyce Ma 寫下的神話不會結束,退市亦不會是終結,全因 hero never d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