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香港最震撼的時裝新聞莫過於I.T私有化,反映的不單是時尚零售商轉型的困局,還有那個階級可以向上流動的香港已然消失的悲哀。
根據報導,在私有化完成後,較為賺錢的「猿人」A Bathing Ape 相關品牌以及其他潮牌包括如 Off-White、Acne Studios、Comme des Garçons 及自家品牌CHOCOOLATE 會屬於與美資私募基金CVC合營的新公司(或再上市),而餘下其他業務股權將交由他獨力經營,換取保持某程度的話事權,都算是壯士斷臂。曾經大力幫襯 I.T 的那一代時裝人,聽到這消息或者都會低頭嘆息。
與 Joyce 大不同,I.T 由一家位於銅鑼灣伊利沙伯大廈2樓商場的一間小小時裝店Green peace 開始,專賣 Dr Martens 靴子、Levi’s 等當年本來要郵購的外國潮牌做起。漸漸乘著英倫街頭時尚風潮,對 Joyce 優皮品味沒有 feel 的年青人找到了屬於他們的時裝店。Green peace 由100變200呎再搬到樓下,漸變成幾間舖位再開了近10間分店,千禧年前因為跟環保組織撞名,才易名為今日大家熟悉的 I.T(搵錢至上的 Income Team,黎堅惠語)。
沈嘉偉受訪時曾說,年輕時因為喜歡穿衣服、喜歡有型,但找不到理想中的店子,所以希望提供這種多種類的時裝店。沒有 Joyce Ma 藍血人的家底,屋邨草根長大的沈生憑着這個初心、還有改善生活的夢想,拿着自己所有的20萬積蓄去開店。開始的時候冇生意,甚至擔心明天怎樣交租。說是幸運也好(誰沒有努力),遇上了回歸前經濟最暢旺的日子,買中了一個又一個潮流、直至有萬呎旗艦店甚至租起成條百德新街,以後也是歷史了。
論 I.T 的前瞻性,1999年集團乘著冒起中的科網熱潮建立自家品牌izzue.com,請來已故時裝傳媒人黎堅惠領導,是香港首個兼有服飾品牌的網上時尚媒體,模式有如今天的電商平台。雖然今天回望izzue.com是走得太前,網絡發展和消費者都未夠成熟來承接這個模式,但邀得fashion icon張曼玉任女裝創作顧問,模仿Helmut Lang的現代簡約款式,受歡迎程度也算是一時之盛。筆者中學時代自命潮的同學仍然以買izzue為榮,5cm的小池徹平廣告以發細 i.t 深深印在大家的腦海中。
I.T 另一大功勞,除了開設 Comme des Garçons 、Ann Dem、NEIGHBORHOOD專門店,在安蘭街建起一條 Indie 時裝街外,還有引入 Carhartt、Zoo York、OBEY 等街頭品牌,繼續吸盡年青人的金錢——別忘了 Beams Boy,筆者無數同學都買了那條 monogram 毛巾披在頸上;還有後來收購埋的 BAPE、再攻入中國市場與川久保玲合營 Beijing Market,再與香港人漸行漸遠⋯⋯事過境遷,白手興家的 I.T 和沈嘉偉,可算又一個「香港仔」傳奇。
當然,I.T 走下坡除了社運加上疫情衝擊大蝕3億外(嗯,還有沈生參加了引起不少極令消費者反感的飯局),集團面對的是全球時裝零售店也面對的問題——互聯網、物流業的成熟,令實體店大受打擊。I.T 在轉型上,無論是科技上(從來都沒有聽過朋友上 ITeSHOP 購物)、潮流上(選貨面對全球口味更年青的網上買手店競爭)都顯得時不與我,衰落幾近是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