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shion
Art
Wellness
Paris
Hommes
Follow
Tom Ford成功背後的男人Richard Buckley:一見終情陪伴抗癌相愛相陪35年!
Karena Lam is On Our Cover
#FigaroExhibition 群星力撐MF X Leung Mo《See You In My Dream》展覽
#FigaroExhibition Wyman 揭曉 Figaro Exhibition 第二站!
法國五月French May專訪四位香港文藝代表
#FigaroIssue 容祖兒封面專訪|追逐歌手夢
#FigaroIssue 專訪陳漢娜Hanna與Takuro|模特情侶談愛情
當巨蟹座遇上處女座 Tyson Yoshi x 林家謙
39.95k views

Tom Ford成功背後的男人Richard Buckley:一見終情陪伴抗癌相愛相陪35年!

13.02.2025

時裝大師Tom Ford在時尚界活躍接近40年,除了憑努力和時尚天份外,常言道,成功男人背後,一定有個永遠支持他的男人,而Tom Ford背後就有一個與他相愛相陪35年的男人——Richard Buckley。

Tom Ford與丈夫Richard Buckley(圖片來源:IG @tomford)

他不只是Tom Ford的丈夫,更是時尚雜誌總編輯!

Tom Ford心愛的丈夫Richard Buckley,是一位著名的時尚傳媒人,1948年出生於紐約州Binghamton,在一個軍人家庭中長大,曾在美國、法國和德國生活。他在慕尼黑的馬里蘭大學上學,畢業後從事新聞工作。據《WWD》報導,他的新聞生涯於1979年在《紐約雜誌》開始,1982年他搬到巴黎,擔任費爾柴爾德出版社的《每日新聞記錄》的歐洲編輯。Buckley對時尚文化獨具慧眼,在許多設計師、音樂家、演員和女演員開始成為巨星之前就發現了他們的才華。他還與其他幾個世界知名的出版物合作,包括《WWD》、《名利場》、《Mirabella》、意大利版《VOGUE》,曾任《VOGUE HOMMES》國際版擔任總編輯。

年輕時的Richard Buckley(圖片來源: IG @tomford)

一見終情,陪伴抗癌,共同養育兒子

「Richard和我也許命中註定,那種感覺就是當你凝視愛人雙眸那一刻,你忽然覺得你們已經認識很久了,那是一種歸心似箭,回到家的感覺。」--Tom Ford

「我們的目光對上了,一個月內我們就同居了,」Tom Ford在2016年《People》雜誌報導的一次電視採訪中說,將這次邂逅描述為「一見鍾情」。「從那時起,我們就一直在一起。」據Ford說,他和《WWD》編輯Buckley在紐約一起乘電梯,並立即產生了聯繫。他聲稱,在那一程電梯結束時,他知道自己找到了將與他共度餘生的人。

年輕時的Richard Buckley非常帥氣,難怪讓人一見鍾情(圖片來源:IG @Tomford)

彼時的Ford還遠未是風流倜儻的天之驕子,雖然都有明星相(他曾到荷里活尋找幕前機會),但面對西裝筆挺且玉樹臨風、正值盛年的Richard Buckley,馬上就傾倒了。「我是一個有直覺的人——但也是一個理性的人——我們在電梯裡,我們搭了大約10層樓,Richard滾著他的眼睛,說了很多話。我記得我只是站在後面,上下打量著他—把他看在眼裡——當電梯落到一樓時,我就想,你就是那個人;就是它;Click中了!」Ford說。三年後,Buckley被診斷出患有喉癌並接受了手術。儘管被告知這是不治之症,但他在Ford支持下捱過了,這對情侶的運氣也變得愈來愈好了。兩人歷經了許多人情人暖的的悲劇,在被認為「貴圈真亂」的界別,表面上像個花花公子的Tom Ford事實上情比金堅,與Richard Buckley熬過了種種患難!

他們在時尚圈交友甚多,Stella McCartney也是他們兒子的契母(圖片來源:IG @stellamccartney)

Tom Ford在1995年成為Gucci舵手,2000年掌管YSL,帶領品牌復興,之後更成立個人同名時尚品牌。此後還因編寫、製作和執導2009年的電影《單身男子》和2016年的心理驚悚片《夜行動物》而獲得讚譽。他們在2012年迎來了他們的兒子Jack,他是通過代孕出生的。這對有品味的情人——他們在倫敦、Buckley的家鄉紐約和Tom的家鄉Santa Fe共同居住——於2014年在一個據說是私人的、親密的儀式上結婚。

(圖片來源:IG @tomford)

「我感到很幸運也很渴望能成為任何人的另一半,無論我愛的是異性或同性,我需要的都是愛。」- Tom Ford

Tom Ford其他媒體訪問時曾說:「我和Richard在一起的那段日子裡,很多我的異性戀朋友時常結婚、離婚,結婚又離婚……我發現這種偏見,仍然存在於一些受過高等教育的朋友。他們認為同性戀在一起的原因性需求大過於愛情,但在如今高度文明化的社會中居然還存在這種偏見,這實在是件讓人很錯愕的事。」

(圖片來源: IG @Tomford)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