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以往到歐洲旅行的時候,都會經歷過一個階段叫「審美疲勞」,即是因為重覆接觸而產生出的厭倦心理;就像看得太多莊嚴宏偉的大教堂,最後再也找不回第一眼的震撼及感動。
今日的潮流界亦出現了類似的現象,品牌間的聯名企劃俯拾皆是:Bape x adidas、Clot x Nike、The Northface x Supreme,有時甚至會出現「唔係出過啦咩?」這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所以對於品牌最大的挑戰,就是如何在「聯乘疲勞」的世代下,令消費者保持新鮮感。
由阿部千登勢(Chitose Abe)主理的Sacai,自從和Nike Lab在2015合作過後,已經成為Nike的重點合作對象。雙方在2019年首次合作推出的LD Waffle系列,更是雄據年度球鞋之冠的席位。
兩年時間過去,單計LD Waffle,sacai及Nike已經出過不少的版本及配色,今年更是找來CLOT、Fragment Design及Undercover,推出三款限定配色。
然而回頭細想,距離LD Waffle鞋型首次面世,其實已有兩年時間,但為何每次sacai的出品仍然能夠令鞋迷為之瘋狂?到底sacai是怎樣做到的呢?
聯乘之所以會出現泛濫的現象,主因是不少品牌仍然停留於為做而做的階段,很多時都只在原有設計上交換Logo就當作新設計,所以有些品牌更被諷為「Logo印刷機」(至於是哪幾個品牌大家就自行聯想吧)。當整個潮流界都依樣畫葫蘆,很容易就會令聯乘失去吸引力,不再新奇有趣,最後淪為一種信仰式追求,就像大家取笑果粉買新iPhone的感覺。
可是在sacai的聯名企劃當中,大家很少會看到這種換湯不換藥的設計。正如LD Waffle的誕生是源於兩位設計師(sacai的阿部千登勢及Nike的Reba Brammer),對Nike復古跑鞋檔案(Archive)的探索。她們從Archive找到了Nike 一時經典的LDV和Waffle款式,並以此為藍本,再融入sacai的核心設計語言—金繼*(Kintsugi)。
因此在LD Waffle當中,你可以找到一點Nike LDV和Waffle的輪廓,再經過解構重組的過程,創造出耳目一新的作品,最終鞋身的拼貼效果,正正就是體現出Kintsugi尊重物件歷史的精神。
正如阿部千登勢曾在一個訪問般提到:「要不要聯名合作最簡單的就是我想不想,舉例像是無法用 Sacai 做到的事物,我其實非常容易懂,我就只是做我喜歡的東西,就這樣。」而單靠sacai自身的品牌歷史及設計,是無法憑空創造出LD Waffle般的鞋款,所以雙方的聯乘才顯出其必要且創新。
「玩得開心很重要。如果聯乘不好玩,我不傾向這樣做。我們是一個獨立的品牌,所以我們可以為所欲為。有時最好的聯乘都不是基於商業目標,而是只為了碰撞出一種新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