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因疫情封城一個月後,不意外地政府宣布封城延至5月11日,不過法國內政部長重申這天並不等於解禁日,而只是一個目標,換句話說,沒有人知漫漫居家隔離長路還有多遠。
封城前寫了一篇關於口罩文化差異的怨氣文,轉個頭COVID-19病毒在法國大爆發,法國宣布填寫「行街紙」申報外出理由的鐵腕封城後,法國政府幾星期前更收緊「禁足令」,上午10時至晚上7時禁止外出運動,莫說沒有人再對口罩投射異樣眼光,連法國人也戴起口罩來,前兩天跟法國朋友談起封城延期時,對方即時蹈蹈不絕地說起戴口罩比封城更有用,政府應該讓他戴口罩自由地出街,心裡不禁反了白眼地想:你這位人兄不是跟我說過戴口罩好weird,是有病的人才戴blah blah blah……不過,我自己又何嘗不是小時候目睹沙士一疫才識得乖乖戴口罩?唯有好言相勸居家隔離救人一命。
居家隔離遙遙長路,才發現沒有外賣可叫、沒有餐廳可去,地獄廚神如我一日為三餐是多麼疲於奔命,法國美食家Anthelme Brillat-Savarin有句話:“Dis-moi ce que tu manges, je te dirai ce que tu es.” (告訴我你吃甚麼,我告訴你是什麼樣的人),那在大師眼中我應該是一個小混混,說來慚愧,在香港時對自家煮食我一直都是求其是但,甚至試過煮麵都搞到廚房著火。
搬到巴黎後更體會到法國人對食極為重視,由一道菜的材料、醬汁至排餐具的儀式都非常細緻,才有種的起心肝要好好煮飯的概念,跟香港一樣如是,法國封城前廁紙和意粉是最搶手的物資,封城後麵粉卻不斷地被掃清,最近不少法國人講起“On mange pour se souvenir” (We eat to remember),在家密密煮,最多自然是麵包和甜品。
食,不僅是滿足口腹之欲,也是沉浸於不安情緒中的一種療愈儀式。
我們常常說甜品是comfort food,其實的確有科學根據,最近法國版Figaro就全城密密整甜品的現象訪問了一位心理學家Laurence Haurat,她分析道食物有助於控制負面情緒,如無聊、焦慮、憤怒時,食個香噴噴的焦糖布丁不僅滿足了我們的胃口,也緩解了我們的焦慮,甜味是大部分人兒時美好食物回憶,這種潛意識埋藏至到成年,不知不覺成為了我們心理上強大的避難所。
另外,在整甜品、麵包的過程中,需要不斷重複某些動作,例如揉麵團、批果皮、調味等,不知不覺會帶來如冥想般專注當下的感覺。我這個手殘女,亦從隔離的日子中反思自己與食物的關係,既然宅在家,也要好好照顧精神肉體過日子,封城後不少法國知名大廚都開始不藏私提供食譜和教學給網民,多得這些大廚,讓我終於有機會食番餐好!
David Gallienne是法國米芝蓮餐聽Le Jardin des Plumes的星級主廚,每天都會在他的Instagram公開一道料理的詳細食譜和做法。以我的極爛法文水準,google translate其實都看得明。
在法國廚藝界鼎鼎大名的大廚Jean-François Piège,他經營的餐廳 Le Grand Restaurant,開幕不到一年就摘下了米芝蓮二星,封城期間他在Instagram上不時分享其料理及甜品食譜,整落不算難上手。
正如Jean-François Piège在食譜下所言,Surtout prenez soi de vous, restez chez vous et cuisinez !(別忘了照顧好自己,好好待在家中一起做料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