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是City of Light、是羅丹沉思者沉思的地方、是Jesse和Celine相隔9年再次相遇的場景,巴黎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可能性,因此從來無法用一個字把她定性,可她絕對不是個不夜城:冬日夜幕低垂,人們就如百鳥歸巢一樣,不用等到Mid Night in Paris,大街上已只剩下疏疏落落的趕路人,還有一閃一閃的節慶華光。有時候走在馬路上久久也不會見到一輛車,無人的巴黎變成了電影的佈景,寒冬下更多了幾分夢幻感。初到小城,朋友總愛問法國男人是否特別浪漫,我不知道要跟多少人談戀愛才有資格去回答這個問題,但唯一能說的,是法國男人也許浪漫,但巴黎浪漫是一定的。
還記得有次跟男人出去吃飯,沒有注意時間,地鐡尾班車已經開走了。因為窮,所以便決定踩單車回家(只要有信用卡就能輕易租到街上的Vélib,現在共享單車、Scooter越來越多,就更方便。用Uber app也能租用電動單車Jump)。一路上也很安靜,我們經過晚上的歌劇院,拐彎在寬闊的Boulevard Haussman上馳騁,巴黎華美的夜景在身後倒退,全世界好像是剩下我倆。沒有甜言蜜語、沒有鮮花也沒有浪漫伴奏,耳邊颯颯風聲卻是筆者聽過最浪漫的聲音,或也許說,因為一切都不是刻意安排和堆砌的,所以才更覺浪漫。那是我們唯一一次在夜巴黎騎單車,也大概不會再有下一次。
筆者總是驚艷於巴黎的安靜,如此繁華的都市,卻同時擁有冷與熱兩種身份。這幾年我習慣了一個人,一個人做很多不同的事情,會一個人去博物館、一個人坐在咖啡店看書、一個人倒數、也一個人看了很多很多電影。這樣說好像很可憐,但怎麼說好呢?是可憐也不可憐。人大了,要找有相同興趣、又同樣有空的人,實在沒那麼有耐性,所以……習慣一個人,任何人也不用遷就迎合,說省心也絕對不是假的。看了很多電影,是因為這邊的大型影院都有月票出售,19.99歐一個月,電影自助任看(平常一張正價票就12歐啦,所以……最新還包括了放老電影的小影院,我的天),因此抱著「有便宜唔駛使頸」的大原則,一星期最少也會看一部。有次為了趕在落畫前看Melissa McCarthy的《Can You Ever Forgive Me?》,故事圍繞生活潦倒的中年女主角,如何為了賺錢而杜撰名家書信作古董出售,也許是電影冷門了點,又或是場次晚了點(就晚上十點多啦),我入場時才發現, 整個戲院只有我一個人!不是小影院,而是大型連鎖商業戲院!心虛了5分鐘後,慢慢能享受這種無人的自由自在,這可遇不可求的美好,讓人特別珍惜。走出戲院的一剎,剛好就碰上午夜的巴黎。我一人在路上慢慢走著,心情無比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