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剛開始接觸身心靈或「吸引力法則」的朋友,會以為時刻都要保持正面樂觀,誰知道有時候我們只是把負面情緒和思想都埋藏在心底。其實「毒性正能量」(Toxic positivity)也許更危險。生活在節奏急速的香港,也許已經對別人唉聲嘆氣見怪不怪。原來看似生活優哉游哉的法國人,竟然也很喜歡發牢騷,更曾有法國保險公司公調查發現,超過九成法國人也認同法國是全球最會抱怨的國家!要了解法式抱怨的生活藝術,不如看看英國作家 Helen Russell 和法國精神病學家 Christophe André對悲傷與快樂的解讀。
澳洲心理學教授 Joseph P. Forgas 2014年發表研究,發現對於悲傷感到自在有助提高我們對細節的關注。他認為沉醉在悲傷的人「傾向關注外在資訊,而非只依靠他們的直覺」,因此這種情緒有助社交互動,比如說衝突時必須謹慎溝通。
Joseph P. Forgas 說,對悲傷持開放態度的人對他人更慷慨。 他將一筆錢託付給一群人,然後分析他們向其他人提供的金額,結果發現「悲傷的人比快樂的人願意付出更多。」原因是他們花更長時間來做決定,說明他們比較關注他人的需求,且對自己的選擇更深思熟慮。Joseph P. Forgas 也觀察到,經歷不愉快的人會更有動力去擺脫負面狀態。
法國精神病學家 Christophe André 是《Consolations. Those we receive and those we give》 (Éditions de l’Iconoclaste)的作者。他認為悲傷有實際作用,也是改變的第一步。悲傷迫使我們思考生活,繼而改變自己的行為方式。他表示:「拒絕悲傷就是拒絕停下來思考問題所在。我們缺失了自我了解的機制。」要記著,減輕和縮短悲傷的最好方法是感受並與情緒同在,而非壓制情緒。Helen Russell 解釋說:「壓制情緒毫無作用,就好像越禁止我們思考某件事,我們反而只會想到那件事。」
Christophe André 指悲傷是生活中無可避免的情感,許多人卻選擇了逃離。 有些人選擇逃避,因為情緒與痛苦讓他們感到害怕。 有些人則認為,悲傷帶有羞恥感,而這種羞恥感可以追溯到童年,比如大人叫小孩不要哭,或者說他們希望看到小孩笑。這令人在傷心時,會感到內疚和羞愧。可是如果童年沒有經歷過悲傷,又如何管理成年後的悲傷呢?
Christophe André 認為也能從社會角度解釋悲傷。「自古以來,我們傾向覺得這種情緒會阻礙我們在群體中履行社會角色。」大眾很常混淆短暫悲傷與抑鬱。這相當於將情緒與傷害、失望、疾病聯想起來,難怪有些人會排斥情緒。
這種困惑來自幸福的完美主義,以為幸福快樂就是無時無刻都要「好好的」。 這是其實只是幻覺。「最重要的不是一直保持好心情,而是過好生活,但美好生活也包括痛苦。」Christophe André 說:「負面情緒,生活中的擔心、念舊或焦慮的時刻,都是平凡生活的一部分。幸福是一種平衡。根據精神病學家的說法,健康的比例大概是一個負面情緒,就有三個正面的時刻或感受。
忽視負面情緒有可能害心理健康,因為這樣會阻止我們接觸生命其他方面,如快樂或喜悅。 如果迫切想壓制悲傷,可能會帶來胃痛、頭痛、成癮或沉淪等健康問題,更有機會導致抑鬱狀態。Helen Russell補充道:「如果認為悲傷不正常,我們就越有可能讓悲傷變成病態。」除此以外,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於2018年12月在《人格和社會心理學雜誌》發表研究,發現允許自己表達負面情緒的人情緒障礙較少;相反,逃避負面情緒的人更容易受壓力影響。
如何迎接悲傷?感受到陌生情緒時,第一步是接受情緒,意識到情緒也是無常的,也要容許自己哭泣。 Helen Russell 說:「感覺到眼淚湧上來,就讓眼淚流下來,讓情緒得以緩解。」如果童年時克制情緒,首先要做的就是停止為自己的感受感到歉意或羞愧。
Helen Russell 提出,聽悲傷的音樂有助我們連結情感。 2014年的一項研究證實,聽悲傷的音樂能調節壞心情和負面情緒。Christophe André 補充道:「放大情緒來淨化自己,渡過情緒而不是放任情緒控制自己。」從感受中退一步,有需要時就跟別人傾訴,做運動也有幫助,例如20分鐘散步、休息或快樂飲食。
了解了悲傷,就該擺脫悲傷。心理醫生提醒,情緒不應該阻止我們行動。經歷這段絕望的時期,不會讓我們不那麼快樂,而是相反。唯一的幸福就是有彈性的幸福。Christophe André 總結說:「生活注定時不時就會不愉快,我們要做的不是感到愧疚,而是用快樂的時刻安慰自己。快樂不會掩蓋悲傷,也不會壓抑悲傷,反而會幫助我們面對悲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