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shion
Art
Wellness
Paris
Hommes
Follow
法國五月30年|與林嘉欣同遊凡爾賽宮 古蹟與數碼結合的穿越體驗
Karena Lam is On Our Cover
#FigaroExhibition 群星力撐MF X Leung Mo《See You In My Dream》展覽
#FigaroExhibition Wyman 揭曉 Figaro Exhibition 第二站!
法國五月French May專訪四位香港文藝代表
#FigaroIssue 容祖兒封面專訪|追逐歌手夢
#FigaroIssue 專訪陳漢娜Hanna與Takuro|模特情侶談愛情
當巨蟹座遇上處女座 Tyson Yoshi x 林家謙
12k views

法國五月30年|與林嘉欣同遊凡爾賽宮 古蹟與數碼結合的穿越體驗

17.03.2023

五月天的香港除了有「五月天」,還有一年一度的文化界盛事「法國五月藝術節」(French May Art Festival)。今年「法國五月」慶祝三十而立,我們也跟肩負了十年藝術節文化大使的林嘉欣(Karena Lam)一同飛奔花都看話劇、吃法蘭好西、拜訪藝術家、遊凡爾賽宮,為五、六月整裝待發的藝術節先來深度探路。

林嘉欣與法國的緣份始於2007年她人生低潮時遊學法國半年,像海綿般吸收文藝養分,天天逛美術館與畫廊,對法國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和熱情。(圖片來源:Leungmo)

「法國五月」今年主題是「藝術聯動」(PULSARTE),寓意以法國藝術的脈搏聯繫本地與國際社群,促進文藝創作、合作及藝術家跨界和跨地域等交流。作為香港及法國兩地重要文藝橋樑的「法國五月」今年將呈獻逾100項橫跨舞蹈、戲劇及音樂等多元化、跨領域的藝術節目及講座等,推動兩地文化互動交流。

法國五月藝術節總經理馬沙維(Xavier MAHÉ)說,疫下三年觀眾更期待有實體演出與交流。

三十而立,法國五月藝術節總經理馬沙維(Xavier MAHÉ)接受訪問時說,世紀疫症蔓延這3年,世界各地各自閉關互相隔離,卻又因網絡發達而開展了新的互動交流,反而令藝術節更渴望擴闊文化領域、形式的實體交流。「如今藝術節可以全面恢復舉行,實屬難得。」

今年「法國五月」焦點,除了Dance Reflection by Van Cleef & Arpels在香港不同的公共藝術場所及表演場地舉行9場表演、工作坊及電影放映,探索當代舞蹈與群眾關係的節目外,重頭戲必然是《虛擬凡爾賽宮之旅》。

(圖片來源:法國五月)

沉浸式歷史場景 把凡爾賽宮搬來香港

重點展覽《虛擬凡爾賽宮之旅》會在沙田香港文化博物館舉行,以沉浸式體驗(immersive experience)帶觀眾走進凡爾賽宮的世界,水銀沙龍、鏡廳、凡爾賽宮皇家歌劇院和戰爭畫廊都會在展覽中以3D方式重現,觀眾能欣賞皇宮的標誌建築、精彩藏品外,更能恍如穿越凡爾賽宮發生重要時刻的場景,包括1919年與德國簽署《凡爾賽條約》,置身歷史之中。

(圖片來源:法國五月)

展覽帶觀眾探索宮殿經典地標及私密處,從作為路易十四父親路易十三國王狩獵小屋開始,到標誌着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的歷史遺址,直到宮殿的3D重建,以數碼技術來重新演繹建築空間和藝術。

與林嘉欣聯袂來到凡爾賽宮,號稱「太陽王」的法國國王路易十四打造的這座龐大宮殿,參觀了國王的正殿、內殿;王子、公主與王后的套房等,導遊介紹逐一介紹他的藝術品味,甚至透過他的逸事來堆砌這收藏家的為人。

(圖片來源:法國五月)

例如聰明的他為慳錢,在鏡房設計了只有半盞的水晶吊燈,原來是鏡房反映出來半盞燈會變一盞燈,但成本可以減半。又例如他愛才,會請意大利工匠駐宮手製水晶、大理石和鏡子(但有時完工後仍不肯放人回國);路易十四愛好收藏名畫,目前位於羅浮宮的達文西名作《蒙羅麗莎的微笑》最初也是存放於凡爾賽宮。

凡爾賽宮是法國最著名的宮殿之一,位於巴黎市中心以西約20公里的凡爾賽市,是法國王室的舊宮殿,是法國王室的主要住所,更是法國政治和文化的中心,經歷50年的工程,建好後每天有3千至1萬人出入。路易十四將宮殿擴建並加入了大量的裝飾和藝術品。重遊故地,嘉欣對許多凡爾賽宮的故事仍刻骨銘心,都瞭如指掌。

(圖片來源:法國五月)

室內是金碧輝煌,宮殿的花園也非常壯觀,因為他出名是「用藝術和寶藏力量征服自然」的國王,幾代一起建築縱深的水利大道,打造了大型花園、噴泉、運河和湖泊等。皇宮室外室內場景,都會出現在展覽3D場景之中。

(圖片來源:法國五月)

小特里亞農宮 愛神廟  瑪麗皇后的避靜處

見過凡爾賽宮的金𤩹輝煌,也聽過路易十四如何大灑金錢為權力貼金。但更難得的是,我們和嘉欣跑到經常被遊客忽略、處於凡爾賽宮後花園的「小特里亞農宮」(Petit Trianon),那是一個樸實得多的世外桃源。

處於凡爾賽宮後花園的「小特里亞農宮」(Petit Trianon),那是一個樸實、瑪麗皇后當年避世的世外桃源。(圖片來源:法國五月)

「對於瑪莉皇后來說,小特里亞農宮是她的避靜處,逃脫禮儀和宮廷一解思鄉情的地方。她可以優遊其中飼養不少小動物,當自己小天地的主人。」嘉欣望着湖中的小黑天鵝說。

此宮興建於1762至68年間,是路易十五送給情婦龐巴度夫人(Madame de Pompadour;1721-1764)的禮物,路易十六登基後,就把這座位於叢林深處的宮殿連同花園送給瑪麗皇后(Marie Antoinette),並加入了她的老家維也納風格,較金碧輝煌的凡爾賽宮明顯平實簡約,讓她可以跟子女自由出入。

(圖片來源:法國五月)

戶外農莊配合當時「回歸自然」的潮流,建在湖中的「愛之廟」涼庭(Temple de l’Amour),放置了法國雕塑史上最傑出作品之一的《愛神》雕塑,原作是法國著名的雕塑家Bouchardon作品,描繪了丘比特將從大力神海格力斯手中偷來的棒槌雕刻成愛神的弓箭,現藏於羅浮宮,此作是18世紀另一位偉大雕塑家Mouchy操刀的仿製品,一樣的神氣活現。

談到歷史,嘉欣也帶點傷感。瑪麗皇后跟國王在法國大革命爆發後難逃當階下囚的命運,兩人先後被推上斷頭台處決。期待《虛擬凡爾賽宮之旅》提供一道隨意門,讓我們可以重返現場回憶歷史。

(圖片來源:法國五月)

法國緣 來自遊學半年

林嘉欣與法國的緣份始於2007年她人生低潮時遊學法國半年,像海綿般吸收文藝養分,天天逛美術館與畫廊,對法國文化無論藝術、文學、電影、攝影都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和熱情,這些養分到今時今日仍然不期然影響她。「不僅體現在我的演藝生涯,攝影還是陶瓷藝術創作上也一樣,甚至更對生活和人生的看法和態度。」嘉欣說,每次法國之旅都給她影響,她樂意帶回香港,並積極參與推廣法國文化活動,為文化交流做出了貢獻。早幾年,她更獲法國政府授勳為「Chevalier de l’Ordre des Arts et des Lettres」,以表揚她多年來努力宣揚法國藝術。

(圖片來源:Leungmo)

對於今年已是第10年當「法國五月」大使,嘉欣感覺責任重大,更難得是她更由觀眾、文化大使變成表演者一員,今年她與音樂藝術家江逸天(Olivier Cong)將合作,把舞蹈劇場《His Temple》帶進「法國五月」,展開一場當代音樂和舞蹈的對話,節目將於6月10日在香港大會堂音樂廳公演。

「其實我覺得很多藝術的養分是來自觀察生活。當你去觀察生活,其實當中存在着一種真實感,有時會讓我回憶起2007年到巴黎劇場進修的半年,生活或看過的展覽,回憶就回來了,有些藝術家所說的話,或者他生命中的經歷,都重新打動我和我對話。」嘉欣說,與不同文化的連繫,會成為自己沉澱的養分,最後孕育成自身的故事,所以會很認真去觀察生活。

(圖片來源:法國五月)

她舉例指,疫情前她和一位豎琴音樂家聊天,大家說起豎琴時,他說希望以語言旁述一些故事,大家談得很投契。「他說,既然你作為一位演員也可以去讀這些文本啊,用廣東話、國語和英文,可以在亞洲巡演。我就說:『喔,有趣啊!』就有了聲演的概念。」嘉欣說,世紀疫情令計劃暫時擱置了,但她還是認為與不同文化的人溝通,拋出想法時,有很多計劃自然發生。」

近年迷上拍寶麗萊的嘉欣,喜歡即影即記下自己當下的感受,過去參與每年的法國之旅都會抓拍遊法國的日常,直至有次到訪法國國家圖書館的文獻庫(archive),看見許多二戰攝影師拍下來的黑白照片,她甚受感動,希望日後可以把這些珍貴史料與香港市民分享。

(圖片來源:法國五月)

嘉欣也提到,她認為科技洪流下,坊間對「沉浸式藝術」這個詞已濫用得有些過火。「如果你看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雕塑大師Bernini,你會發現他一早就把沉浸式體驗用於雕塑當中,用大理石活化希獵神話。」

嘉欣特別提到他1625年創作的雕塑Apollo and Daphne。這項雕塑所講的,是太陽神阿波羅的初戀故事。Daphne是河神的女兒,只想在山林隱居,不願受愛情與婚姻所束縛,但中了丘比特的箭的Apollo見過Daphne便天天苦苦追求,Daphne最後向父親河神求救,寧願毀了自己,也不願為愛情所困。於是河神將女兒變成了月桂樹,Bernini所雕塑的便是黛芙妮開始變成月桂樹的同時,被Apollo追到的一瞬間,活靈活現的把女主角的慌張、身體變成樹幹肌理的轉變、捕捉的躍動感,沉浸式的帶給親自觀賞的觀眾。

「所以說,既然來到法國,真的要把握機會在城市走走,去美術館、去博物館,親身現場去體驗、去接觸它,欣賞文明與藝術的結晶。」嘉欣說。

(圖片來源:法國五月)

法國五月30年

1993年香港首辦《法國五月藝術節》,原本由香港法國文化協會及法國駐港總領事館共同創立,並獲得康樂文化事務署支持,成為亞洲最大型的文化盛事之一。自此,每年5至6月,法國五月均會舉辦超過100場文化活動,每年吸引逾20萬人參與。

猶記得,最初「法國五月」被喻為香港法國人一年一度的思鄉活動,在本地不太入屋;後來「法國五月」加入更多種類的文化藝術項目,吸引非法國人的參與。如今,「法國五月」藝術節已漸漸成為香港一項年度主要盛事,從戲劇、音樂會、舞蹈、電影、攝影、展覽,傳統到當代藝術、從繪畫到設計、從古典音樂到嘻哈街舞、從電影到馬戲都涵蓋,更是無處不在,由文化中心及大型商場、從公共空間到馬場以至維港,疫情前參與的地方還伸延至澳門。

2008年,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藝術推廣獎」金獎予法國五月藝術節,表揚法國五月的藝術活動推廣成績。 現時「法國五月」已發展成亞洲最大型的文化盛事之一,累計吸引逾2000萬名觀眾參與,帶來了不少一般難以在香港體驗到的多元化藝術及節目, 並致力提供刺激思考的內容,開展教育及拓展節目、講座、導賞團、工作坊和大師班等,將內容轉化為精神食糧,作為法國與香港之間架起的文化橋樑。

中法美學交流  300 玲瓏的珠寶語言

鑽石是女孩最好朋友?(Diamonds are a girl’s best friend)何止?珠寶也會令女性安多酚大大提升,外在美與內在美全面「升呢」。

除了凡爾賽宮,「法國五月」與香港故宮也有合作,舉辦重量級全球展覽《百樣玲瓏——卡地亞與女性》, 展覽將展出約300件卡地亞藝術珍品,包括從19世紀至今的珠寶、鐘錶、珍寶、配飾及文獻,以突顯中國美學對世界女性生活方式和時尚的影響,展覽是全球首個聚焦女性在卡地亞發展史中獨特地位和影響的大型展覽,探索女性與珠寶之間的密切關係和精彩故事。

卡地亞巴黎1947年的項鍊,是為温莎公爵夫度身訂造,這次會與香港故宮展出。

《百樣玲瓏》展覽透過創新的策展手法,彰顯博物館致力推動跨領域合作、促進中外文化藝術交流的使的密切關係,展覽其中一大亮點為貞.杜桑(1887–1976年)的故事。杜桑是現代珠寶界的革命性人物。在20世紀初仍是由男性主導的社會中,杜桑於1933年獲卡地亞第三代掌舵人路易.卡地亞聘用,成為卡地亞首位女性創意總監。杜桑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是她於 1949年設計、並為溫莎公爵夫人(1896 –1986年)所收藏的美洲豹胸針,它改寫了珠寶對女性的意義。

珠寶設計成為女性爭取權益、追求獨立自主的象徵。

《百樣玲瓏——卡地亞與女性》

日期:4月14日至8月14日

地點:香港故宮博物館

除了重點活動,今年「法國五月」還有超過40個聯辦節目,涵蓋現代和當代藝術、攝影、文化和生活、音樂、舞蹈、戲劇和電影等。絕對不能錯過的項目包括:由藝倡畫廊第9次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著名法國華裔藝術家、劇作家及作家高行健舉行的個展《高行健:心象繪畫 2023》;由白石畫廊舉辦的《靈魂之窗》群展,展出法國藝術家瑪麗.恩.弗蘭迪、讓.瑪麗.海斯勒、貝基爾.布桑德,和巴蒂斯特.塔維尼耶的作品; 和由f22 攝影空間展示法國其中一位最著名攝影師的作品,帶領觀眾踏上一趟刺激的跨越疆界文化之旅的《馬克.呂布:從法國到中國的浮光掠影》。

著名法國品牌agnès b攜手,舉辦以法國時裝與攝影為主題的《與agnès b歌頌法國時裝與攝影》展覽。展覽展示了Agnès自己拍攝的圖像,將街頭攝影轉化為優雅的時尚單品,以及羅氏針織以標誌性的agnès b.為靈感的定制限量版針織藝術作品。符號,為慶祝節日的社區帶來法式時尚和創造力。

 

「高行健:心象繪畫 2023」展覧,會展出他的近作。

「法國五月」其他精選推介:

音樂:

1)牛牛及提奧.夫先納黑《雙鋼琴的和諧》

世界著名鋼琴家THÉO FOUCHENNERET將於5月13日在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進行期待已久的首場鋼琴二重奏音樂會。

2)飛利浦.葛拉斯第九號弦樂四重奏《李爾王》——塔納弦樂四重奏曾被The Guardian譽為「完美的演奏家」,他們與被視為最具影響力的作曲家之一的飛利浦.葛拉斯合作,以《李爾王》為背景,共同創造出第九號弦樂四重奏。

今年5月5至6日,觀眾將會在香港大會堂劇院欣賞到《李爾王》的演奏會版本,是飛利浦為四重奏創作的第9部作品,冀通過音樂來描繪莎士比亞經典悲劇作品中的驚心動魄、暴力和絕望。

(圖片來源:法國五月)

 

3)《凱倫安及德布西弦樂四重奏》

法國五月「藝術聯動」閉幕音樂會,邀請了國際創作歌手兼作曲家凱倫安,與德布西弦樂四重奏,於6月25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同台表演。演唱曲目包括全新編排的凱倫安經典作品《哪處也不去》、《奇怪天氣》及《冬季花園》等,以電結他柔和質樸的旋律配合弦樂,交織出令人讚嘆的聽覺享受。

Karen Ann 是當年法國版的岑寧兒,以天籟之音俘虜無數樂迷。

攝影:

《馬克.呂布:從法國到中國的浮光掠影》

MARC RIBOUD – FROM FRANCE TO CHINA

f22 攝影空間呈獻法國著名攝影師馬克.呂布《從法國到中國的 浮光掠影》展覽,帶領觀者踏上一趟跨越疆界的文化之旅。

日期:5月18日至7月31日 (11 am – 7 pm)

免費入場 Free admission

畫展:

《高行健:心象繪畫 2023》

藝倡畫廊第9次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著名法國華裔藝術家、劇作家及作家高行健舉行個展,那是他今年1月獲頒「法國榮譽軍團勳章」後的首次個展,以精選近作為主。

高行健運用獨特的技法,把濃淡墨色呈現在宣紙上,巧妙地揭示了光影和氣蘊的變化。畫中所描繪的霧、月夜或風的夢般場景,反映藝術家內在的心靈景象——不受空間和時間的限制,並引領觀者進入沉思冥想的境界。

日期:5月18日至8月31日(逢星期一至六10 am – 6 pm)

地點:藝倡畫廊 Alisan Fine Arts

免費入場 Free admission

劇場:

《讓鏡子說》——這是一個為期兩年的港法劇場交流計劃,由香港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藝能發展資助計劃贊助,由分別來自港法兩地的編導——胡海輝及尼古拉.卡森鮑姆共同參與。在整個計劃中,兩位藝術家將會分別展出一些他們現有的作品,於不同階段在香港和巴黎留駐時的素材,舉辦一系列教育活動及全新創作的戲劇作品。

Nicolas Kerszenbaum 與胡海輝合作,進行為期兩年的港法劇場交流計劃《讓鏡子說》,中法互換文化,他本身在法國是搞實驗劇場。(圖片來源:法國五月)

Nicolas Kerszenbaum 與胡海輝合作,進行為期兩年的港法劇場交流計劃《讓鏡子說》,中法互換文化,他本身在法國是搞實驗劇場。(圖片來源:法國五月)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