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不常化妝的女生,也會隨身攜帶唇膏。大多數人對唇膏的印象都是子彈形狀或圓管狀的外型,使用時只需旋轉管子即可塗抹。然而,這種旋轉式唇膏的實際上是在20世紀才面世。今天,我們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唇膏背後的有趣歷史。
追溯唇膏的起源,據傳唇膏的痕跡早在石器時代就出現,最早使用唇膏的應該是古代蘇美人,他們會從水果、礦物、黏土,甚至昆蟲提取顏料,並將寶石磨碎加入顏料中,打造出Bling Bling水光唇的效果。
古埃及人則被認為是「最早的唇膏控」,化妝在他們的社會中被視為地位的象徵。早期的古埃及女性一般不塗唇膏,這曾是辨識特殊行業女子的標籤。隨着埃及艷后的出現,唇膏的意義逐漸改變,但在古埃及文明衰退後,唇膏漸漸被賦予了許多負面的含義。
到了16世紀,英國的伊莉莎白女王將唇膏視為一種良藥,生病或精神不振時便會塗上唇膏,使紅唇再次在上流社會中流行。但當時用於製造唇膏的原料往往含有有毒成分,如硃砂。伊莉莎白女王去世後,唇膏又一次被貼上負面標籤,甚至被禁止使用,更被認為其是「誘騙男人步入婚姻陷阱的巫術」。
但真正的管狀唇膏一直到了1870年才真正面世,是來自法國經典品牌Guerlain所推出,靈感源自蠟燭,使用鹿脂、蓖麻油和蜂蠟製成。當時唇膏雖然裝在管子裡,但並不能旋轉推出,使用時仍需用手指或刷子沾取。
隨着時間推移,20世紀初的女性開始通過紅唇來宣告自己的獨立和反叛。Chanel女士曾留下一句名言:「If you’re sad, add more lipstick and attack」。在二戰期間,唇膏更加成為勇氣和魅力的象徵,用來激勵士氣。如今,唇膏已不再僅限於女性使用,它成為跨越性別的自我表達工具。
唇膏所代表的不僅是美妝的歷史,也象徵着女性掙脫階級與性別歧視的努力。儘管在歷史上曾受到監管,如今的女性終於拿回個人美麗的主導權,並印證了世上沒有任何事物能阻止女性愛美的決心,更是對自我價值的堅持與彰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