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曾說:「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心理學家吳芷嫣Natalie Ng畢業後先從事長者工作,後來接觸小朋友和青少年,發現很多在他們身上出現的問題,原來都與原生家庭和教養方式有關:「千萬不要小看成長期間看似很細微的事情,可能會遺留很多問題在我們成年人身上。」
每個人生命當中都總有些重複出現的遭遇,被同學同事排擠、感情路上經常遇到「爛桃花」、總是被情緒勒索⋯⋯看似是無法擺脫的命運,往往只是那些來自原生家庭還沒療癒的傷痛。
「 原生家庭的影響很廣泛,從自我價值到工作態度和人際關係,要抽絲剝繭才會知道究竟自己的家庭如何影響到自己。」
Natalie解釋說,每個人的成長都是獨特的,就算不同人遇到同樣的問題,成因也可能有所不同。「有些父母很喜歡將孩子與其他人比較,孩子可能永遠都覺得自己不夠好,但如果自由度太大,沒有人告訴你什麼是對的、路應該怎樣走,缺乏認可也可能會讓孩子沒有信心。」
近年流行一句話「生仔要考牌」,沒有人生來就會為人父母,然而所謂「天下無不是之父母」,亞洲文化強調孝道,很多人覺得不能指責父母做得不好,會說「那都是為我好而已」。
有位女生很痛恨父親在自己小時候給了她很多創傷,為了盡孝每次見面都會陪爸爸很久,但之後也會引發她的心理陰影和抑鬱症狀。「旁人常叫她原諒父親放過自己,但她真的原諒不了,那就接受自己真的無法原諒。知道有些事情無法原諒之後,盡你能力範圍去做你能做的事就夠了。對那位女生來說,可能減少陪爸爸的時間反而比較好。很多人背着社會的價值去孝順父母,其實不必如此。」
要做到不讓原生定義餘生,Natalie分享了3步法: “Make sense”、 “Make choice”、 “Make changes”。首先要意識到過往經歷如何影響到自己的習慣和價值觀,好的部分留下,不好的部分改掉,然後繼續走自己的人生路。比如爸媽是緊張大師,令你也很容易緊張,這個特質帶來的好處可能是考試會覆卷覆很多次、工作上很謹慎,但當想到負面事情就會陷入負面情緒無法自拔。謹慎沒有錯,要改變的只是容易焦慮的部分。
重複的行為模式可能比較容易察覺,但原來身體和情緒的反應也反映了我們曾經受過的傷害。「有位男士每逢在特定場合就會驚恐症發作,比如1個人坐電梯、開車,後來知道他小時候經常被困在黑房裡捱打,所以獨自受困在某個空間時,那種恐懼感就會突然間一湧而上。」
亞洲人一向缺少情緒教育,很多人也是待健康亮起紅燈,才意識到自己的情緒出了狀況。「有些3、40歲的人接受輔導都說自己沒壓力,但頭暈、心跳很快、頸痛這些都反映了我們的情緒。如果每次開會也會肚子痛,慢慢就會知道原來肚子痛是因為緊張。」
Natalie認為很多心理層面的東西都是一代傳一代的,例如情緒或習慣,療癒自身的痛,除了可以避免將創傷傳給下一代,也許也能反過來影響父母。
「人與人之間就好像一個齒輪系統,小時候父母是大齒輪,他們動一點點,我們就動很多。長大了,可能我們還是小齒輪,但我們一直動,無論如何都能夠讓對方移動一點。」
閱讀更多:專訪《點解學校無教過情緒科》作者崖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