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路上,大部人追求著光和愛情,朝向太陽。很少人會在意路途上的,沙沙石石,更加少人會蹲下來拾起一片石頭來細看。
為了身心靈狀態達致更圓滿,人會去冥想、做瑜珈、聽音樂 … 從一種生活,走向另一種生活,不斷追求新的方式。其實,立定,眼下也有不少素材,說來也是靈魂來到世界之前,早已準備好的功課。只不過,有些人一打開作業,看到內容不算有趣,就擱在一邊。轉移到外面尋找其他增值模式。情況有點像學生們,無心處理好傳統課業,就在外面參加興趣班發展其他才華。
不過,本身的課業就是本身的課業。所有課業外的興趣班,可以幫助修練,但不能取代本來的功課。雖然,也有因為在興趣班中獲得超然成績,而收穫特別安排的例子。 但也是很少很少數的特別例子。沒能通過基本課業的考試,就不能晉級。逃避了一轉,下一轉,又遇上同樣的課題。這就是為什麼,有人會覺得有宿命。
但在此之前,每天還是要催促夢醒,從暖暖的被窩中爬出來,穿上戰衣,在社會衝鋒陷陣。
可笑是,當愛情出現了,不一定等同幸福的開始。一段新的關係,又帶來一堆新的課題。關係穩定了之後,就追求結果。有了結果,又跳進柴米油鹽的事情。
兩個人雖然已經相愛了,都走在一起生活,但還是會因為誰願意為生活付出更多而產生各種猜疑。一瓶醬油,一張附屬卡,竟也可成了愛有多少的證據。有人不幸,千辛萬苦才能牽手。最後,愛情的死因,竟然是一張月結單。
也有死因是他殺,小三小四小五小六也好,起碼叫做和愛情有關。如果死在婆媳姑嫂或者什麼姨媽姑爹的胡言亂語,那就只能算進家族業障。有些人,明明希望有人能夠成家立室,偏偏又要在別人的家庭搞破壞,這是何等矛盾的邏輯?!
然而,當事之人又豈無責任?!
離開離去,其實非常簡單。世界人口幾達78億,肯挪動雙腳走走,要找下一個,其實並非想像中那麼困難。難度在於其實你知道自己想要甚麼嗎?知道了,有沒有離開自己的舊有模式?如果你仍然是那個你,再遇上的那個他,其實仍然會像過去的他。即使換了個配套,給你的考驗環是一樣。你以為是宿命嗎?其實可能是有人根本上課不留心, 不明白課題內容,又欠交功課。 於是,就要留級。
究竟是什麼問題,需要由對的他來解決呢?
如果是因為寂寞?
可以理解。
如果想組織家庭,生兒育女?
合理。
也有坦言,對的他,需要有地位和經濟條件。嗯!能夠坦誠面對自己的需要,是好事。
可謂應有盡有。
為甚麼要他出現來解決問題?
所謂對的他,是因為能對應問題而成為對的人嗎?
又,當問題消失,他,是甚麼?
對了,最重要的,如果問題解決了,你所找的,又是個怎樣的人?
做好自己,滋養靈性固然好。但無論自己多好,如果不知道自己想要甚麼的話,也很在世事萬物中看到自己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