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占星師,但若有對星相命理有興趣的話,相信都聽過「水瓶年代」,2021年進入水瓶時代,由西洋星座大師Susan Miller到台灣的唐綺陽最近都多次提到,所謂水瓶年代,據身邊相熟的專家莎拉表示:最深入淺出的理解大概就是軸傾造成歲差的 影響,地球邁入一個截然不同的新星程,時代的更迭影響人類集體思想和行為,簡單來說是時代變,世界變。
為甚麼「美白」又關水瓶年代的事? 水瓶座的本質「以人為本」、「大愛精神」, 心靈覺醒回歸到日常,舊時代的事物逐漸消失,像是平權大愛、素食、瑜珈逐漸成為世界 trending keywords,微觀至日常保養,很多人尤其是Gen Z 一代開始反思:護膚化妝同時,是否無害、天然、Cruelty-free?TikTok的興起,也讓Gen Z更勇於嘗試與眾不同、表現自我的風格,而亞洲市場向來受歡近「美白」則突然成為一個需要小心輕放的敏感議題。
在2020年美國非裔男子George Floyd之死,掀起了全球#BlackLivesMatter種族歧視檢討聲浪,美妝龍頭集團L’Oreal此後也宣布將護膚產品中刪除white/whitening(白/美白)、fair/fairness(白皙)、light/lightening(亮膚)等字眼,換句話說,L’Oreal Group旗下等過百品牌,由專櫃品牌 Lancôme、YSL、Giorgio Armani、Shu Uemura到開架的L’Oréal Paris、Maybelline等等等等美容品牌皆會受到影響。
自從#BlackLivesMatter引爆檯面下存在已久的種族歧視議題,由美國本土開始不少知名品牌等都被call out點名批評,繼Johnson & Johnson宣布將在亞洲和中東地區停售Clean &Clear和Neutrogena的美白霜,Sephora也不再用whitening的字眼。
唇齒相依的時裝界美容界當然需要檢討,尤其是潛藏已久的white privileges「毒文化」更是值得反思,亞洲女性愛美白,背後有千絲萬縷的文化因素,亞洲女生自少受到「一白遮三醜」的文化影響,往日天生膚色較深的女生都會出盡方法令自己看起來白一點,然而隨著「水瓶年代」來臨(至少我相信有影響),社會對小麥肌色的女性也接受度更高,比起一味追求「白」,更多人尤其是Gen Z想要的是肌膚的”Glow”亮澤感,擁抱本身的膚色,呈現健康的膚質。
那麼「美白」是否沒有存在價值呢?其實近年各大美容品牌也開始集中「亮肌」多過「漂白」,其實有時侯你自以為肌色暗沉,並不是要急著打甚麼傳明酸美白針,試試去角質、配上用維他命C精華、補濕、好好睡個覺,肌膚即時明亮剔透幾度。
美白無罪,自由平權也包括選擇審美角度的自由意志,膚色淺一點或深一點,都是各有美態;我個人不愛美白,但有時候睡不夠面特別黃,想敷亮白個面膜令自我感覺良好也是人之常情吧?最重要的是,接受自己原有的美,就像有些人天生適合短髮的道理,好好研究成分、了解自己的膚質,不要人芸亦芸,不論膚色深淺,都會找到你的亮點。
EDIT / MATTHEW C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