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東奧報導鋪天蓋地式襲來,可是除了劍神張家朗,女飛魚何詩蓓外,還有一位被大眾忘掉的奧運金牌得主。1996年,李麗珊於亞特蘭大奧運奪金,同年的殘奧中,香港殘奧運動員蘇樺偉,在男子4×100米接力賽上同樣奪金,可是待遇卻與「正常」運動員大相逕庭,而蘇樺偉的經歷,將完完整整重現於電影《媽媽的神奇小子》中,希望趁著東奧熱潮,可以讓你想起那位無名英雄 – 蘇樺偉。
電影《媽媽的神奇小子》,由吳君如監製及主演,尹志文執導,根據前殘奧金牌得主蘇樺偉的故事作真人真事改編,講述蘇樺偉作為香港殘奧運動員的辛酸史。預告中,飾演蘇樺偉的演員,單單一句對白已讓人無比心酸。如果沉醉於今屆東奧熱切氣氛的你,希能也能留意一下光鮮背後的黑暗面。
傷健運動員的追夢路上困難重重,但更絕望的是,即使奪冠後,還得處理追夢與現實間的矛盾。同樣的奧運金牌選手,一位被捧上天,另一位卻被遺棄,不如就趁著《媽媽的神奇小子》,認識一下神奇小子蘇樺偉。
蘇樺偉的神奇之旅,或者就從出生那天開始。蘇樺偉出生時患上黃疸病,更因黃疸令腦部受傷,,最終在家人堅持及醫生搶救下,他撿回一命,但卻留下後遺症,餘生得與痙攣、腦痲痺及嚴重弱聽共存。即使如此,蘇樺偉和蘇媽媽並沒有放棄,雖然他的確輸在起跑線,卻成為最先跑過終點的神奇小子,故事還得從他13歲開始。
小時候因為跑步天賦,在母親鼓勵下參加田徑班,當初的他才剛學習跑步便獲港隊教練潘健侶賞識,開始接受正統訓練,兩年後便有機會出戰大賽,當時的他,並不明白奧運所謂何事,只因現場有許多可樂而感興奮,就這樣展開了他的運動生涯。
神奇小子的田徑路上,其實也算得上半推半就。電影便拿這件事作為章節,蘇樺偉受訓初期經常走精面,偷減圈數之餘,更埋怨訓練艱辛。在團體賽中,其實蘇樺偉能擔仼衝剌角色,並不是因為才華,而是因為在起跑和轉彎點中表現未如理想,只好把衝線位置交給他,沒想到卻以第一名衝過終點,從此便真正投入田徑。
「初初不想練習是真的,那時還是小朋友,沒想過一訓練就要跟著一班勁人練習,訓練好辛苦,我那時只想玩玩而已,如果沒有96年與陳成忠、張耀祥及趙國鵬一起奪得那金牌,我肯定也不會走到今天。」
曾經有道IQ題,問如何能比火車跑得快?其實不用IQ角度想,以事實論證的話,蘇樺偉真的比火車跑得快!
「我知道我起步慢,但這就是我要去衝的原因,跟我的命一樣,我就是要從後面追上來!」
電影中一幕由角色蘇樺偉親口道出以上對白。因為天生缺陷,殘疾運動員的路本來就比一般人更難走,可是經過一番磨練和努力,蘇樺偉在1996年首登亞特蘭大殘疾人奧運會,便助港隊在4×100米接力賽上奪得金牌。後來更成為五屆奧運會的殘奧紀錄保持者,絕對是港隊殘奧歷史的輝煌戰績。
面對運動員短暫的職業生涯,蘇樺偉在2014年仁川殘亞運後便決定退下來,更成為他近三屆比賽中唯一未能奪得獎牌的一次,即使服止痛藥也得堅持上陣,但現實是,身體並不容許他繼續跑下去。
「很快就沒人記得誰是蘇樺偉。」
曾多次為港爭光的蘇樺偉,不像奧運得獎者般名留青史,而在退役後寂寂無名,因生活逼人,轉行成為速遞員,何等諷刺。
因為政府對殘奧的漠視,多次奪冠的蘇樺偉,從不曾獲李麗珊的英雄式歡迎,更不像張家朗般獲近千萬獎金,留給他的就只有無數的金牌。
「我現在不是運動員,是速遞員」
電影預告中,由角色蘇樺偉口中解答,為何自己不再重回田徑場,因為他已不是當年屬於運動場的田徑好手,光輝過後,他不過是一個平凡速遞員,因為即使重回跑步職業,也只能獲政府每月三千津貼,比起綜緩要少得多。電影中飾演蘇媽的吳君如,提及到希望爭取傷殘運動員跟健全運動員同工同酬的待遇。沒想到時代進步,香港體壇政策卻停滯不前,2021年的今日,一群傷殘運動員還得爭取同工同酬,落後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