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職場新趨勢Slow Productivity「慢生產力」是什麼?在香港加班(OT)文化可謂非常普遍,一般上班時間朝九晚六,稍未計算OT的時數,別說私人時間,就連休息時間都不足,又怎能提高工作效率呢?最近美媒CNBC發表文章,指出在工作時間「蛇王」或許能幫助減少倦怠。
喬治城大學的教授Cal Newport編寫了一本名《Slow Productivity》的書籍,以消除「慢生產力」的概念為主題。他認為打工仔面臨的問題不在於傳統意義上的生產力,而是對生產力的錯誤定義。
要做到真正提高工作效率,先要改變工作的觀念,從專注於完成任務的數量轉向專注於工作的質量。例如,打工仔可以在每月的某個下午,嘗試離開辦公室觀看電影,Cal教授認為此做法低調又能減少倦怠,只需簡單地告訴同事有私事即可。
當然這個做法非人人適用,尤其是對於管理層來說,「慢生產力」是在工作時間努力工作,養成了這種心態後,就不會怕因請了有薪假期及病假而產生罪咎感。Cal強調,打工仔應該謹慎考慮,提前安排好日程,以免影響同事的工作,並確保不會錯過重要的工作事項。
最關鍵的是,打工仔應該學會安排自己的休息時間。在重大工作項目之後,Cal建議可以追求一段悠閒時光,讓自己從繁忙的工作中恢復過來。例如,項目管理軟件公司Basecamp的做法是,員工在完成六週的工作後,會有兩週的冷卻期,這段時間讓員工充電、解決個人問題並思考下一步的計劃。
應以是否有足夠時間完成任務為標準,減少每天的待辦事項,並非要忽視工作,而是要以從容不迫的態度,集中精力完成最重要的任務。當你能夠從冗長的待辦清單中辨識出關鍵任務,並將大部分時間投入在少數重要事項上時,便能建立一種可持續的工作方式,而不是依賴加班或自我逼迫的極端方式。
在工作中,保持自然的節奏至關重要,匆忙完成重要工作只會降低品質。常常有人誤以為忙碌等於高效,但Cal教授指出,工作品質同樣是生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應以適合自己的步調執行任務,確保每項工作的成果達到最佳水平。
每個人都應該培養對高品質的執着,即使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但Cal教授提到,「慢生產力」的概念主張慢工出細火,確保高品質的不二法則。不僅能減少倦怠感,還能讓每位打工仔在繁忙的工作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