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Amanda Seyfried主演的《新創大騙局》(The Dropout) 前三集今個星期在Disney+上架,講述一場比《創造安娜》(Inventing Anna)更誇張、涉及更廣的矽谷騙局。這名被稱為「女版Steve Jobs」Elizabeth Holmes 在19歲輟學後創辦科技公司,竟然連現任美國總統拜登也曾投資她的公司,到底她是怎樣靠Theranos「一滴血診斷千種疾病」這個醫療創科項目,騙逾700億港元?
Elizabeth Holmes的故事讓筆者不禁想起,當初看Leonardo DiCaprio《華爾街之狼》和近期《創造安娜》的震撼,在看《The Dropout》中Amanda Seyfried如何以以一滴血騙逾700億前,不如先認識一下故事藍本傳奇人物Holmes。可能在成為騙子之前,她真正曾夢想過以一滴血改變世界,可惜事與願違,被判犯下4宗欺詐罪,面臨高達 80 年的刑期…..
Elizabeth Holmes以15年時間,將Theranos從一間只談概念的空殼公司成為市值90億美元的大企業。有人罵她是不折不扣的女騙子,但曾經的她其實是位滿懷理想的高材生。
Elizabeth Holmes的確是位聰明人,高中已開始她的第一筆生意,向中國大學銷售編譯器,年僅17歲已被名校史丹佛大學錄取,更獲每月3,000美元的科研經費,大一已獲教授破例讓她與博士生們在Lab工作,後來更指派飛往新加坡研究檢測SARS病毒。從新加坡回來之後,Holmes申請了人生中第一項專利,就是可穿戴的藥物注射貼片,於是19歲決定輟學創業,更邀請了大學院長擔任公司Theranos的董事會顧問。
「First they think you’re crazy, then they fight you, then all of a sudden you change the world.」(首先他們認為你瘋了,然後他們攻擊妳,但突然間你改變了世界。)
Holmes在矽谷創立Theranos,只靠一項科研起家,以「一滴血診斷200多種疾病檢測」作招徠,有別於傳統將針管插入靜脈再送Lab的驗血程序,Theranos 提出了「革命性」的創新醫療,只要把一張附有小針的貼片貼上皮膚,晶片就會分析血液樣本之餘,更會按情況釋放藥物進行治療,簡直就是「go small live large」的代名詞。此舉預計將能大幅度將低原本的醫療費用,因此讓她與Theranos一夜間聲名大噪。
當人人都對這劃時代的項目表示讚嘆,可惜計劃依舊停留於計劃階段,Elizabeth Holmes依舊沒能把「一滴血斷千種疾病」實現,因為一滴血的血液樣本小得不能準確地檢測知細胞,加上還有許多未能解決的Biological Bug,所以「一滴血」只能淪為口號。
儘管多名醫學和科學家已證實她的想法行不通,但Elizabeth Holmes本著「fake it till you make it」的精神(筆者是否過份美化騙子行為?),不斷誇大公司成就,更真的買進了一部滴膠水機械手臂,利用一些簡單的改造技術使它能勉強把血液進行分配,最聰明的是請來了Apple Designer為這命名為「愛迪生」的土炮機器,設計成具科技感的高端儀器,配上「迷你實驗室」計劃一拼推出。
於是讓美國大型連鎖藥房Walgreens,在沒有驗證的前提下,單憑Holmes的pitching就和她簽下5000萬美金合約,更吸引了不少知名政客及商人,包括Oracle創辦人Larry Ellison、傳媒界大亨Rupert Murdoch、美國前國務卿 Henry Kissinger、Joe Biden等投資,於是Holmes就被吹捧成女版Steve Jobs。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既然「一滴血」的東風永遠不會來,Elizabeth Holmes決定自己成為那道風,出口術加靠專業形象搭救,如果説之前只是「洗濕個頭」,愈走愈後可見其實Holmes有意將無法實現的夢變成野心騙局。
除了一個接一個的謊言外,為了加固「女版Steve Jobs」的名號,深韻「fake it」的遊戲原則,加上IT界一向重男輕女的文化,所以Elizabeth Holmes從闖出名堂之時,已開始模仿Steve Jobs,希望予人可信感。包括總是穿著黑色樽領衫,説話時壓低聲線裝作男中音,後來被揭穿她一次在跌倒時才出現「真音」。
為何要與Steve Jobs一樣衣著萬年不變,而不是像其他女企業家般花枝招展?除了IT界重男輕女外,仿效Steve Job萬年黑色更能散發「專業」感覺,作為科技公司正正需要這種形象,同時更能「洗腦式」植入Steve Job的專業形象等同蘋果品牌的專業形象,潛而默化下讓Theranos更容易令人信服。後來更登上《Fortune》封面稱其為「矽谷市場的下一個傳奇」;《Time》提名她為「2015年前100名最有影響力人物」;《Forbes 》評選她為全球最年輕的女性億萬富翁,就連美國總統也要邀請她作國宴席上嘉賓。
「樹大招風」,隨著Theranos和Elizabeth Holmes愈來愈出名,終於引來了具無限求真精神的《The Wall Street Journal》記者John Carreyrou深入研究,加上被多名前員工揭密。2015年,Carreyrou發表了一系列重磅文章,證實血液檢測技術零作用,意味著數千人錯信測檢繼而出現醫療失誤,伴隨著無數受害人浮出,終於完整揭發Therano騙局,其實 Holmes公司擁有強大的法律顧問,並要員工簽下保密條款,才能讓騙局持續10年時間。
Elizabeth Holmes的故事確實精彩,從pitching到個人形象設計早已埋下各樣機心,讓騙局變得「似層層」,更從0發展到90億,雖然騙徒可恥,但了解之後總覺得有種不得不服的感覺,簡直就是騙子界傳奇人物。不過筆者個人認為 Holmes一開始真心想研發計劃,可惜最後沒能弄假成真,後來更被揭發出更多Theranos的惡行,成為加害者,與當初為世界帶來改變的願景背道而馳,發展出一個惡血故事。